闽清二中党支部开展“追寻红色足迹,传承红色因子”党史学习教育主题党日活动

为庆祝建党100周年,引导广大党员牢记党的理想信念和根本宗旨,促进党史学习教育活动深入开展。5月21日,闽清二中党支部开展“追寻红色足迹,传承红色因子”党史学习教育现场教学暨庆祝建党100周年主题党日活动。

第一站:文泉书院

闽清二中座落在著名侨乡闽清县坂东镇,校园面积132亩,建筑面积22788平方米。崇文学堂是其前身,由宏琳厝始祖黄作宾于1783年创建,1811年为文昌宫添筑“状元红”围墙,取名“崇文学堂”。清光绪甲午二十年(1894年),崇文学堂扩建告竣,由于前有古井,泉极甘美清洌,蕴含文如泉涌之意,帝师陈宝琛赐墨“文泉书院”。2021年,文泉书院被省文物局核定为革命文物。

抗日战争期间,中共福建省委派项南(当时叫项新)等同志来到闽清,组成“闽清县政府战时民教工作队”,简称“战工队”。“战工队”得到了文泉中学大力支持,并给予住食等方便,进驻文泉书院文昌宫(即魁星楼)。战工队以文泉中学为据点,排练出大量的抗日宣传节目,深入全县各地巡回演出,唤起了民众抗日的热情,同时也在文泉播下了革命的种子,为以后文泉学生参加革命斗争奠定了思想基础。在“战工队”的影响下,文泉中学师生成立了“抗日救亡文艺宣传队”,宣传队演遍闽清各地,促使群众觉醒;增强了群众抗战的决心和抗战必胜的信心。

崇文学堂大厅内红色文泉展板,记录着文泉师生的革命事迹,让广大党员深深感受到学校的悠久历史和浓厚的革命传统,激励广大党员继往开来,共创未来!

20世纪80年代,当年“战工队”的项南队长,当选为福建省委书记。他时刻惦念着文泉中学,1985年11月,上级改闽清第二中学为“闽清文泉中学”, 校徽“文泉中学”四字由项南书记手书; 1988年文泉中学迎来205年校庆,项南书记为校庆泼墨挥毫:“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1994年他还为刚落成文泉教育中心大楼题名:“文泉教育中心”。

第二站:宏琳厝

项南住所暨《抗日救亡》周刊编辑部旧址位于闽清坂东新壶村宏琳厝。1937年8月,黄开修、黄开云兄弟俩在宏琳厝家中创办《抗日救亡》周刊。1939年初,中共闽江工委指派中共地下党员项南、舒诚等到闽清开展抗日救亡活动。项南到闽清后住在宏琳厝,与黄开修一起组建“闽清战时民众教育流动工作队”,当时的闽清成为党领导下的重要抗战根据地。2012年被列为福建省党史教育基地,2017年列为市、县党史教育基地。

项南住所暨《抗日救亡》周刊编辑部旧址

第三站吴孟超院士馆图片

吴孟超院士馆坐落于院士家乡闽清县云龙乡后垅村,展馆以吴孟超星“星轨"为主线,以吴孟超院士人生经历为线索,再现了吴孟超院士对党和国家的忠诚热爱、对职业的敬畏创新、对学生的言传身教以及对家乡的无私奉献。

这是一双救治过无数生命的神奇之手!

吴孟超院士“爱党”、“爱国”、“求真”、“从医”、“仁心”等医者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与致敬,我们全体党员要让院士精神融入生活、触动心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第四站:中共闽清二都支部旧址

图片 中共闽清二都支部,是解放战争时期闽清县内首个地下党支部,区位特殊,是县内革命活动的重要策源地,对云龙、梅城、金沙、白中乃至全县的地下革命活动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黄广天烈士史迹

革命烈士黄广天,1921年出生于云龙乡台鼎村,黄埔军校毕业后,弃官不就,投身中国共产党参加革命,任中共闽浙赣省委电台长,负责省委与各地的通讯联络,建立了解放战争时期闽清县内第一个党支部,为福建和闽清的解放事业做出了贡献。

通过主题党日活动,全体党员干部追寻红色足迹,重温红色记忆,接受了一场深刻的党性教育和灵魂洗礼,进一步坚定了理想信念,感悟了初心使命,激发了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心和决心。党员纷纷表示,在以后的工作中,将继承和发扬革命先烈的光荣传统,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为促进二中的崛起贡献自己的力

热门关注:闽清第二中学闽清第二中学学校新闻
责任编辑:

相关推荐

查看更多

学校热点

校园动态招生计划五年专中考资讯

学员关注

分数线学校答疑常见问题

初中起点四年制应用型大专招生学校

私人定制初中毕业升大学方案
×

添加老师微信咨询,添加时请备注姓名、年龄。

复制微信号:18960750936
×

添加老师免费咨询,添加时请备注姓名、年龄。

复制微信号:fjgkw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