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采访了中考命题组专家就语文、英语科目进行点评分析,还邀请了一线名师点评作文。
作文 联系生活寓意深刻
原题回放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禁不住”,意思是“承受不住”,“抑制不住、不由得”。
的确,总有一些人或事,让人不能承受;总有某种情绪或感悟,让人无法抑制而难以自持。可是,“禁得住”往往才是人生常态。
请结合生活经历或就所领悟到的意思,写一篇记叙文或议论文。
学生有话可说 但说好不易
点评人:泉州实验中学初三语文备课组长全志刚
好的作文题,都能“有话可说”。从语文与生活的关系来看,好的作文题能辐射到每个考生的生活,让考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
考生的生活再单一,可谁不曾有过“承受不住的重压”、“抑制不住的思念”和“不由得想起的瞬间”呢?又有谁不是经历过这样的情形才终于“禁得住”成长中的凄风苦雨、岁月无情地碾压甚至于“天将降大任”的深重?
再从记叙与议论的表达方式来看,今年的作文题可谓不偏不倚,几乎没有“分别心”。擅长记叙的,可诉说生活里的真实,以诚挚的情感唤起共鸣;偏爱议论的,能纵横捭阖,展开论述。
最后,今年的作文题,毫无悬念地再次以材料的形式来命制,并且沿袭了近几年来“远与近”、“问与答”和“个性与共性”此类思辨色彩较强的关键词设定形式。因而考生调动已有的经验,在审题立意上大多能轻车熟路。
然而,考生要“把“话”说好”,却并非易事。一方面,考生在大家都有话可说之时,要平中见奇、静水流深,是要有较强功底的。选择新颖的角度或是挖掘深层的意蕴,与考生的生活累积与自我反思息息相关。
另一方面,如果单就“禁得住”一个角度来构思,而完全忽略“禁不住”,文章的层次就会显得单薄。而要两个层面兼顾,且以“禁得住”为重心来谋篇布局,又需要更周全的思考、更妥帖的剪裁和编排。
另外,材料中的关键词虽然还是思辨,但命题人选用的这一对,几乎完美地避开了宿构。作文之时,如若考生想要毫不费力就将准备好的素材套用其中,是有风险的。
展现真实自我 反思自身成长
点评人:泉州一中初三年段长何松茂
今年中考作文题仍然延续去年和前年的命题思路,采取材料作文的方式,命题导向具体体现新课标关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材料精炼,指向明确,寓意深刻。
这个题目要求的文体非常明确:写记叙文或议论文,贯彻了初中阶段训练的两种主要文体,而不是像很多地区的中考作文,标明“除诗歌外”;材料作文还重点考查了学生的审题与拟题能力,审题设置陷阱,很多粗心大意的学生,没耐心看完题目,就简单地将中心定为“禁不住”,忽略“可是”这个转折连词。实际上,也可以从“禁不住”到“禁得住”去构思和立意。但是,“禁得住才是人生的常态”这句话才是作文立意的正方向,弘扬了正能量:“禁得住”,给学生正面的价值导向,引导学生正视挫折或磨难,把“禁得住”作为每个人应该有的人生常态,能坚强面对每一个困难和挫折,有积极向上的引导价值;作文命题关注学生的思辨能力,不仅停留在写清一件事情的能力上,还要求学生有自己的思考与反思,要求学生对一件事情有自己的价值取舍和判断;此外,这样的材料还可以防止套题或宿构,对一些学生喜爱或普遍滥用的亲情、友情的事例,能从题材选择上加以规避。
学生取材范围广,写记叙文的话,可以从家庭生活或校园生活入手,表现个人是如何承受、挑战生活中的压力或困难,或如何抑制生活中的情绪情感,走向人生彼岸。写议论文的话,可以在历史长河中截取名人事例来分析论证“禁得住才是人生常态”这个论点。
语文 稳中求新 有乡土气息
中考语文命题组专家:
整份语文试卷导向性好,注重双基考查,注重非连续性文本考查,注重综合性学习考查,注重语文与生活的关系。全卷无偏题、怪题、难题,体现了近几年中考“维稳”特点。试卷的总题数19题,总阅读量5500字左右,总答题量1400多字。试卷命制呈现以下特点:
一是重视导向,体现“以德树人”思想。全卷思想性与科学性紧密结合,对学生正确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树立起到很好的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二是力求创新,凸显“稳中求新”理念。试题在考查语文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能力的基础上,注重创新,在阅读的选文、题目的形式和内容探究等方面作了有益的尝试。
三是立足地域,散发“乡土语文”气息。试卷语基文段及文言文文本将泉州的人和事纳入试卷,呈现了泉州异彩纷呈的艺术形式和晋江人柯焕为国为民、誓死杀敌的英雄事迹。将传统文明与地方特色共同渗透,让试卷充满泉州乡土气息,为试卷增添了一道道亮色。
四是注重整合,强化“时代生活”结合。试卷综合性地将学校文学社团和中国当代文坛曹文轩的获奖与陈忠实的辞世巧妙整合,其实就是将生活实际和社会热点结合,体现了“生活处处皆语文,语文时时现生活”的大语文观。
英语 素材多元 有情感关怀
中考英语命题组专家:
英语试卷选材科学、语境真实、考点多元、信息丰富,题目设计简洁规范。具有以下特点:
一是依标据本,强调基础。既关注考生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基本技能的形成,又关注考生的综合语言应用能力;既关注考生用英语获取和处理信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又关注考生发展独立自主学习的能力;既关注校园学习和社会生活,又关注道德教育和时代发展;综合考虑考生人文素养能力的形成和跨文化意识的培养。
二是素材多元,话题丰富。话题内容取材多样,贴近考生生活实际,融知识性、趣味性、时代性、科学性、基础性和梯度性为一体,加强考生正面引导,引领考生累积正能量,积极启发考生关注人文科技、情感态度、人文关怀和良好习惯养成,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
三是稳中求变,设题多样。试题题干语句表述、语料选材和信息点考查力求多元化和多样性,使考试形式和试题的命制设计等与语言的形式、意义、运用紧密结合。在阅读理解设题方面注重多样性。书面表达在题目表述上简洁清晰,降低了考生的审题难度,体现了对考生的人文关怀。
四是情感关怀,贴近生活。如完形填空、任务型阅读和作文三个板块从三个不同的维度切中了提升考生自身独立解决学习和生活问题的能力的意识,在关注身心健康发展的同时,也重视终身学习能力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