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北京中考语文新题型:全卷贯穿传统文化

  ——学而思中考研究中心语文负责人 唐哲

  今年的北京中考语文试卷与之前颁布的中考说明有所出入,在基础运用的环节涌现了众多新题型,不管是在中考说明还是在在之前各区的一模二模中均未体现,全面体现贯穿传统文化,回归阅读与积累。

  考点一 现代规范汉字书写:

  许多名胜古迹都有名人题写的匾额,这些匾额上的字其有较高的书法艺术价值,但有的字却不符合现代规范汉字的书写要求,下列匾额属于这种情况的一项是( )(2分)

  

图示

图示

 

  考生盲点在于被现代汉字的书写要求迷惑,实际上考察的是汉字的书写,即错别字。D响【明】字书写错误,如果审题不够仔细,则会被题干迷惑。

  考点二 对联与文学常识相结合:

  恰当地嵌入书名、地名、人名是写对联的技巧之一,孙伏园悼念鲁迅先生的挽联,就巧妙地嵌入了鲁迅先生的作品名称和主编的刊物名称,意中有意,感人至深,在下面对联的横线处,依次填写作品名称或刊物名称,与原联相符的一项是(2分)

  踏__________,对野草,热风奔流,一生__________。

  痛__________,叹而已,十月噩耗,万众__________。

  A。毁灭 彷徨 莽原 呐喊 B。莽原 呐喊 毁灭 彷徨

  C。莽原 彷徨 毁灭 呐喊 D。毁灭 呐喊 莽原 彷徨

  提示:《呐喊》《彷徨》《野草》《而已集》《热风》《十月》《毁灭》是鲁迅先生的作品(含译作),《莽原》《奔流》是鲁迅先生主编的刊物。

  在之前的考试中对联作为高频的题目受到考生的重视,但是在今年的中考试卷中,把对联题目与鲁迅先生的课外文学常识相结合,进一步彰显中国传统文化在试卷中的高度体现。要求考生不单单掌握对联的相关知识,并且需要了解课内外的文学常识,提升文学素养。

  考点三 运用三十六计知识考查成语:

  “三十六计”是指中国古代36个兵法策略,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之一。“三十六计”中许多计谋是借助比喻定名的。下列计谋的定名都借助了比喻的一项是(2分)

  A。远交近攻 顺手牵羊 反客为主 B。围魏救赵 以逸待劳 偷梁换柱

  C。打草惊蛇 浑水摸鱼 调虎离山 D。暗度陈仓 金蝉脱壳 欲擒故纵

  三十六计是是中国古代的三十六个兵法策略,属于中国的传统文化知识范畴。同比2014年以典故与历史名人为依托来考查,成语仅是一个考核媒介,真正考点还需要调动学生积累完成。

  考点四 用书写的形式考查语言运用能力

  学校准备组织同学们去博物馆参观,下面是某博物馆参观须知,请你以班长的身份,依据“参观须知”向同学们提出要求。(要求:用“既……,又……”句式,限30字以内)(2分)

  

图示

图示

 

  答:_________

  体现口语交际能力,根据对象和情境的需要,用简明、连贯、得体的口头语言进行交际活动的能力。落足点在于考察生活中的应用。

  小结:

  今年北京中考语文试题总体难度不大,但是出现这么多的新题型,对于考生来说,如何审清题干,识别真正考查知识点才是王道。

  生活处处是语文,真正的语文尖子生是积累出来的,通过考试,让真正优秀的学生脱颖而出。

热门关注:中考试题真题
责任编辑:www.555edu.net

相关推荐

查看更多

学校热点

校园动态招生计划五年专中考资讯

学员关注

分数线学校答疑常见问题

初中起点四年制应用型大专招生学校

私人定制初中毕业升大学方案
×

添加老师微信咨询,添加时请备注姓名、年龄。

复制微信号:18960750936
×

添加老师免费咨询,添加时请备注姓名、年龄。

复制微信号:fjgkw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