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北京二中,记者发现,每当下课,听到的不是熟悉的“叮铃铃”,而是一段段旋律优美的曲调。二中校长办公室主任戎象薇介绍说,“音乐铃”已响了多年,每3年一个循环。学生在二中上高中,每天听到的下课铃声都不一样。曲子涵盖范围极广,古今中外都有,是学校的几位音乐老师一起设计出来的。这些中外名曲片段,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音乐欣赏水平,得到了美的陶冶。这正是北京二中“空气养人”办学理念的具体体现——让学校的教育元素像空气一样,弥散在校园的各个角落,让生活在其中的人时刻受到它的滋养与熏陶。
春华秋实,每当此时,二中就将张开臂膀,准备迎接新一届莘莘学子。今年,学校计划招收365人,在东城区招生人数最多,其中名额分配考生36人;管乐、舞蹈、乒乓球、篮球、健美操和科技6个项目33人。
为学生设计有创造力的多元课程
为什么要选择二中?校长钮小桦给出了明确的答案:因为二中为学生建立了选择性的课程结构、多元化的课程设置、个性化的学习方式,创造了有生命活力的课堂。
在国家必修、选修课程基础上,北京二中自主开发了五大类别100多门的校本选修课程,包括“文学与艺术、人文与社会、科学与创新、技术与生活、社团、体育与健康”等。学校有人工智能机器人社团、模拟联合国、几何动艺等19个社团可供学生选择。
据学校课程处负责老师介绍,校本课程分两类:一是兴趣类的自由选修校本课程,二是有一定专业特色、需要通过一定选拔的社团类活动课程。拥有不同特长的学生都可根据学校专门编制的《学生选课指导手册》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学校建有专门的网上选课平台。学生选定校本课程以学期为单位,一般选课人数达20人即可开课。学生也可根据自己的需要提出选课要求,学校尽量安排,满足学生需求。
有了课程计划,怎样才能实现呢?钮小桦说,首先硬件要达标,二中先后投资建设了60多个专业实验室和专业活动场所,为学生的学习创造了良好条件。软件也要过硬,学校现任职教师中有8位特级教师、56位市区级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11位博士,占一线教师的60%。为拓展学生自由发展的平台,学校还有一支由50余位来自清华、北大、中科院校友组成的专家团队。他们在丰富二中的课程和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方面起了很大作用。
“六个百”活动潜移默化提升学生素养
每周五下午3点,二中师生都会聚在教室里上一节特殊的“课”:有历史、书法老师合作的《胸中丘壑,字里千秋——中国书法艺术与文人心性》,学生一边欣赏历代书法名篇,一边听老师从历史角度介绍书法发展的特点;也有美术老师和学生一起研究藏书票的特色与演变;有语文组老师讲述《禁忌文化与民族心理》;还有化学老师为学生模拟实验,讨论地沟油……这些丰富多彩的内容都是二中“百节学科素养课”的课题。
一名高一学生说,“在一节关于数学的素养课上,老师用函数为《守株待兔》恢复名誉,将寓言故事数学化,所讲内容与身边的生活息息相关,大家都非常感兴趣。”
“百节学科素养课”形式灵活多样,有讲课、座谈、访谈等。每节课录制后,利用周五班校会时间向全校学生播放。截至目前,“百节学科素养课”已录制37节,共有68名教师参加,涵盖高中阶段全部15个学科。学校课程处主任李建红表示,学校将用两年的时间录制完成“百节学科素养课”。“百节学科素养课”让老师和学生的专业视角更开阔。老师立足本学科,关注热点问题和现实生活,给学生补充了大量课本外的知识。
“百节学科素养课”从去年启动,是继“百位名人进校园”、“百位校友进校园”、“走近百位学生家庭”、“百位教师进班级”、“百所高校进校园”后学校的又一个主题教育活动。至此,学校已推出“六个百”活动。
钮小桦校长说,杨澜、许小年、王义夫、徐春妮等百位名人走进校园与学生座谈,通过讲述自己的坎坷与拼搏历程,鼓励学生学会合理规划自己的人生;百位优秀老校友回到母校,把他们的成功经验和二中情缘在学生间传递下去;百位教师利用专门的时间,走进班级,让学生不但了解老师课堂上的一面,也了解他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