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专业名称及代码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服务 (700604)
二、入学要求
教育类型:中等职业教育
入学要求: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
三、修业年限
三年
四、职业面向
面向开展城市轨道交通服务的企业及与城市轨道交通运输相关的辅助性行业、企业。就业部门主要分布在省内地铁企业客运部。
本专业毕业生的岗位面向主要如下:
1.初级岗位:地铁站务员
2.发展岗位:值班员(车站客运)、值班员(车站行车)值班站长、OCC调度员等。
五、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扎实的科学文化基础和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相关知识,成为具备从事城市轨道交通客运服务、站务管理、票务管理、设备维护、行车指挥、应急处置等能力的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服务技能型人才。
(二) 培养规格
1.质
(1)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深厚的爱国情感、国家认同感、中华民族自豪感:崇尚宪法、遵守法律、遵规守纪;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参与意识。
(2)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崇德向善、诚实守信、爱岗敬业,具有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尊重劳动、热爱劳动,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 具有质量意识、绿色环保意识、安全意识信息素养、创新精神:具有较强的集体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能够进行有效的人际沟通和协作,与社会、自然和谐共处;具有职业生涯规划意识。
(3)具有良好的身心素质和人文素养。具有健康的体魄和心理、健全的人格,能够掌握基本运动知识和一两项运动技能;具有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具有一定的审美和人文素养,能够形成--两项艺术特长或爱好: 掌握--定的学习方法,具有良好的生活习惯、行为习惯和自我管理能力。
2.知识
(1) 掌握专业所必需的文化基础知识;
(2)掌握城市轨道交通客运服务的内容和方法;
(3)了解服务礼仪的基础知识:
(4) 掌握处理常见乘客问题的能力;
(5)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
(6)掌握城市轨道交通自动售检票系统的组成、功能和结构;
(7) 掌握城市轨道交通行车规章制度;
(8)掌握利用客运设备设施进行客流组织的方法
3.能力
(1)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2)能正确使用车站各类机电设备,并报修、确认各类故障;
(3)能按照行车规章协助办理行车作业:
(4)能通过监控设备对运营情况进行实时监控:
(5) 能提供简单的英语服务;
(6)能对车站非运营期间的施工进行监督管理:
(7)能正确填写各类行车报表、台帐和簿册;
(8)能根据客流变化安全有序地组织乘客购票、乘车、换乘及进出站;
(9)能根据实际情况和调度命令完成非正常情况下的行车作业;
(10)能熟练操作 AFC 终端设备,具有 AFC 终端设备的初步维护能力。六、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设计
(一) 培养模式的总体框架
1.人才培养模式
按照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企业需求和产业技术信息及发展趋势,实施以职业能力为本位、学生为主体的“课岗融合、做学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做到上课即上岗,推动“教、学、做”合--,实现学生全面发展。
2.模式运行
第一学年:在学习文化、专业基础课程的同时,激发学习专业的兴趣。计算机基础课、专业课全部由课堂理论与校内实训室实操相结合,边学边练,学做合一。
第二学年:工作项目模拟,由专业教师根据实际工作任务操作流程,在课堂模拟工作项目,通过模拟,巩固技能所学点。
第三学年:综合实训演练,第 5学期根据实训要求,综合模拟企业工作项目流程,掌握项目技术要点。第 6 学期,岗位实习,独立完成工作项目。
(二)课程体系设计
按照“课岗融合、做学合-”的校企“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系统化任务引领型课程体系,以职业发展为导向,基于职业岗位工作过程,制定《城市轨道交通运管管理课程体系改革方案》、《城市轨道交通运管管理专业教学指导方案》、《城市
D轨道交通运管管理专业课程标准》。在课程建设委员会的指导下.紧密结合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以专业核心课程和专业技术实训为主,增设拓宽知识及适应市场和技术进步的相关课程。
课程内容以实际岗位要求为载体,进--步分析各职业岗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实时引入行业新技术、新知识、新标准,保持教学内容与实际工作的--致性。基础课教学以必需和够用为度,讲清概念、强化应用;专业课教学加强针对性和实用性,将企业实际的开发、应用、维护任务移植到课程中,教学设计按实际工作过程进行教学。
七、课程设置
本专业课程设置分为公共基础课和专业技能课
公共基础课包括德育课,文化课,体育与健康,艺术(音乐、美术等)以及其他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类基础课。
专业技能课包括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技能)方向课,由于学考需要,专业基础课是专业技能课的重要内容。
(一) 公共基础课
1.思想政治
(1) 课程目标通过思想政治课程学习,培育学生的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
(2)教学内容思想政治课程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哲学与人生》和《职业道德与法治》四门课程构成。
(3)教学要求
以课程标准为依据,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培育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贯穿于教学活动全过程。在教学实践中,要遵循教育教学规律、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思想政治教学的吸引力,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2.语文
(1)课程目标
通过阅读与欣赏、表达与交流及语文综合实践等活动,在语言理解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发现与鉴赏、文化传承与参与几个方面都获得持续发展,自觉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文化自信,树立正确的人生理想,涵养职业精神,为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提供支撑。
(2)教学内容
语文课程由基础模块、职业模块和拓展模块三部分构成
(3)教学要求
坚持立德树人,发挥语文课程独特的育人功能;整体把握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合理设计教学活动:以学生发展为本,根据学生认知特点和能力水平组织教学;体现职业教育特点,加强实践与应用;提高信息素养,探索信息化背景下教与学方式的转变。
3.数学
(1)课程目标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通过数学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获得继续学习、未来工作和发展所必需的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具备一定的从数学角度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运用数学知识和思想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学内容数学课程由基础模块、拓展模块一和拓展模块二三部分构成
(3)教学要求
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遵循数学教育规律,围绕课程目标,发展和提升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按照课程内容确定教学计划,创设教学情境,完成课程任务:体现职教特色,遵循技术技能人才的成长规律;合理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学生增强职业道德修养,提高职业素养。
4.英语
(1)课程目标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进一-步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为学生的职业生涯、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2)教学内容
英语课程由基础模块、职业模块和拓展模块三部分构成。
(3)教学要求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和提升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围绕课程标准规定的学科核心素养与目标要求,遵循英语教学规律,制定教学计划,创设教学情境,完成课程任务;体现职教特色,注重实践应用,在教学中合理融入德育教育,引导学生树立积极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5.信息技术
(1)课程目标
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通过理论知识学习、基础技能训练和综合应用实践,培养学生符合时代要求的信息素养和适应职业发展需要的信息能力。
(2)教学内容
信息技术课程由基础模块和拓展模块两部分构成
(3)教学要求
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规律,依据信息技术核心素养与教学目标要求,对接信息技术的最新发展与应用,结合职业岗位要求和专业能力发展需要,培养支撑学生终身发展、适应时代要求的信息素养。引导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在学习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过程中,提升认知、合作与创新能力,发展本学科的核心素养,培养适应职业发展需要的信息能力。
6.公共艺术
(1)课程目标
坚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使学生通过艺术鉴赏与实践等活动,发展艺术感知、审美判断、创意表达和文化理解等艺术核心素养。
(2)教学内容
公共艺术课程由基础模块和拓展模块两部分构成。
(3)教学要求
加强课程研究,按照本课程标准,结合专业和学生特点,选择教学内容,制定教学目标,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帮助学生培育艺术学科核心素养、达成学业目标。
7.体育与健康
(1)课程目标
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体育人,增强学生体质。学生能够喜爱并积极参与体育运动,享受体育运动的乐趣;学会锻炼身体的科学方法,掌握 1-2 项体育运动技能,提升体育运动能力,提高职业体能水平;树立健康观念,掌握健康知识和与职业相关的健康安全知识,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遵守体育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发扬体育精神,塑造良好的体育品格,增强责任意识、规则意识和团队意识。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使学生在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和体育精神三方面获得全面发展。
(2)教学内容
体育与健康课程由基础模块和拓展模块两部分构成。
(3)教学要求
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遵循体育教学规律,始终以促进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和发展为主要目标。以身体练习为主,体现体育运动的实践性,根据不同教学内容所蕴含的学科核心素养的侧重点,合理设计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积极进行教学反思等,以达到教学目的和学业水平要求。
8.历史
(1)课程目标
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使学生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掌握必备的历史知识,形成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2)教学内容
历史课程由基础模块和拓展模块两部分构成
(3)教学要求
基于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设计教学:倡导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注重历史学习与学生职业发展的融合; 加强现代信息技术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二)专业(技能)课程
1.城市轨道交通概论
(1) 课程目标
本课程是面向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运营管理领域,培养具有与本专业相适应的文化水平和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本专业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
(2)教学内容
课程由城市轨道交通车站、车辆、信号与通信系统和运营管理为主要内容。
(3)教学要求
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人才的培养目标为依据,为专业人才的培养服务。本课程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目标,采用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方案设计,使学生通过对城市轨道交通车站车辆、信号与通信系统和运营管理等相关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具备城市轨道交通设备认知的能力。
2.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管理
(1)课程目标
本课程通过项目教学活动,使学生掌握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管理的基础知识,初步形成一-定的学习能力和课程实践能力,并培养学生诚实、守信、合作、敬业等良好品质,使学生在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能够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的价值
(2)教学内容
本课程由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管理基础;危险源辨识与安全标志;行车安全管理;车站安全管理;消防安全管理;城市轨道交通应急管理和法律法规等内容构成。
(3)教学要求
本课程要求学生不仅掌握轨道交通运输安全管理的理论知识,还要求学生能够针对不同的行业、企业实际有灵活的变通能力和实践技能,增强学生在实际业务过程中理解问题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未来的岗位提供必要的技能和适应能力。
3.城市轨道交通客运组织
(1)课程目标
本课程目标是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和现场实践,对轨道交通旅客运输的诸方面,如车站工作组织,售检票系统等以及大铁路客运等有一个基本了解,以使其在今后的工作中较好地胜任客运、票务等岗位。
(2)教学内容
本课程内容包括客运组织概述; 城市轨道交通客运系统; 城市轨道交通客运组织;城市轨道交通客运服务;票务管理等
(3)教学要求
本课程要求在授课过程中紧紧把握基本理论与实际操作相结合的原则,坚持知识教育与能力教育相结合,并重点突出应用性,教会学生在学中干,在于中学,边学边于,边于边学,充分发挥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改变学生只动脑、不动手,被动接受知识的局面,着重培养学生具备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
4.形体礼仪
(1)课程目标
依据学生的体能和形体特色,以提高学生的体质和形体素质为主导,改良和塑造身体的形态、培育文雅的气质风采为目标经过本课程的学习,改变学生形体动作不合理的原始状态,提高身体灵巧性,培育优异的姿态和节奏感,加强可塑性和学生形体的表现力,使学生掌握形体素质的基础训练和技巧方法,以达到优异的形体成效。
(2)教学内容
本课程内容包括形体训练理论; 基本姿态的训练和联席;基本姿态的矫正和拉伸训练等。
(3)教学要求
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和身体姿态训练,培养学生正确、优美的站立姿势,从而激发学生对形体课的热爱。通过身体基本动作训练和学习,让学生感受姿态美、形体美从而提高对美的鉴赏能力,同时培养学生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风貌。
5. 城市轨道交通服务礼仪
(1)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城市轨道交通服务中礼仪的基本原则和规范,并能正确运用所学的礼仪知识通过理论讲解、实际操作训练以及模拟场景训练,培养学生懂礼、知礼行礼的意识。
(2)教学内容
本课程内容包括城轨交通服务礼仪与意识概述; 城市轨道交通仪容与表情礼仪;城轨客运服务人员的举止体态礼仪等。
(3)教学要求
本课程在教学方法与手段方面,采取“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方法,教学中教师注重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训练,通过小组讨论、情景模拟等方式激发学生兴趣,增强教学效果,使学生掌握个人形象塑造的基本要领、社交礼节、会议礼仪的规范与基本要求。
6.城市轨道交通专业英语
(1)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熟悉问讯处,乘务组等各个列车乘务员岗位的操作流程和操作要求,掌握报站、安全注意事项介绍、服务项目介绍、发车词的英文版本等,达到列车乘务员职业标准的相关要求。
(2)教学内容
本课程共分5个项目,主要内容包括通识篇(地铁设备、地铁文化)、进站篇(购票服务、安检)、站内篇(问路与指路、站内广播、紧急事件处理)、出站篇(补票、遇到恶劣天气)、异常情况篇(处理乘客投诉、处理乘客物品遗失问题)。
(3)教学要求
本课程教学过程中注意分配授课与操作时间,多用案例教学激发学生的手脑并用,做到举-反三,使学生熟练掌握汽车电气检修课程。本课程遵循“教师引导,学生为主”的原则,采用讲解、多媒体演示、场景模拟法、讨论、翻转课堂等多种方法,努力为学生创设更多知识应用的机会使学生在夯实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具备诚实、守信、善于沟通的职业精神。
7. 城市轨道交通客运服务心理学
(1)课程目标
学生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能全面系统地掌握客运心理学的相关理论知识和分析法,以便在未来的工作岗位上能熟练地运用其进行客运服务质量以及客运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
(2)教学内容
本课程共分4个模块、12 个单元。主要内容包括:开启心的视野:做好贴心服务;根植内心修养;激发内心原动力。
(3)教学要求
本课程在进行了客运服务行业岗位调研、专业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的基础上,确定了教学内容。课程紧紧围绕从事客运服务岗位工作需要的交通服务心理学知识和技能作为设计出发点,力求在教学中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心理学知识,掌握运用客运服务心理学技能做好客运服务工作的实操技能,从而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
8. 城市轨道交通安检理论与实务
(1)课程目标
15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安检的含义和安检设备以及相关法律法规,全面地认识安检这一职业。通过掌握安检设备的使用操作和安检突发事件的处理、消防安全等方面的知识,使学生增强应对突发事件的应变处理能力,为后续学习其他相关专业知识打下理论集成和实践基础。
(2)教学内容
课程内容包括安检概述;安检基础知识;安全技术防范;安检操作实务等砸影掴壕。
(3)教学要求
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从职业岗位的需要出发,紧密围绕安全检查所涉及的相关知识和技能来组织教学内容,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在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的基础上,同时兼顾态度、知识、技能、情感等基本要素,以“先学做人,后学做事”作为课程教学的一项重要原则,强调义务意识教育、责任意识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以提升学生的职业道德水平。
9.城市轨道交通突发事件应急处理
(1)课程目标
通过对本课程内容的学习,使学生能说明突发事件的定义分类、分级和特征,会简单编制应急预案,掌握车站各类突发事件的处理方法和流程以及行车突发事件和自然灾害及恶劣天气下的处理原则及方法。
(2)教学内容
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 城市轨道交通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的基本理论体系;站务工作常见突发事件应急处理;行车工作中重要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恶劣天气与自然灾害等综合性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等。
(3)教学要求
本课程的教学要在对突发事件概念的讲解的基础上,着重对车站、列车在发生突发事件时信息汇报内容和流程,以及应急措施和处理方法等进行强调,这个也是本课程的重难点。
10.普通话
(1)课程目标
通过对本课程内容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普通话概念以及语音方面的特点,逐步掌握必读轻声、平翘舌音、儿化音,做到表达要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能根据交流的对象和场合,稍作准备,做简单的发言,最终通过普通话等级考试。
(2)教学内容
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必读轻声、平翘舌音、儿化音等普通话考试内容。
(3)教学要求
本课程的教学中,教师一定注意当堂的学习效果,突出重点难点,务必要求学生掌握必须掌握的基本的东西。教学过程应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指导学生科学地训练技能,全面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11咖啡与酒水
(1)课程目标
通过对本课程内容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酒吧、咖啡厅功能分类、特点及调酒师、咖啡师的素质要求。能准确认知软饮料、啤酒、葡萄酒、国外六大著名蒸馏酒 (白兰地、威士忌、金酒、朗姆、伏特加、龙舌兰酒、外国配制酒等服务方法。认识和使用各种咖啡器具(各类咖啡机、咖啡壶、滴滤机等)。可以有效地和各种客人沟通交流。
(2)教学内容
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酒水知识概述;六大基酒识别能力;咖啡的文化和制作;酒水和咖啡的服务意识等。
(3)教学要求
本课程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实践作为课程教学的主线,使学生加深理解,着重培养学生的实操能力,能够学以致用。采用以项目教学、任务驱动为主体课程模式,以工作任务为导向设计项目教学,通过基础知识、技能操作、角色扮演、小组合作等多种形式,在模拟情境中开展酒水、咖啡服务与管理的工作过程学习,通过实践强化知识与能力的提升与职业素养的养成。
12.化妆
(1)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较系统地掌握化妆基本知识与基本化妆方法,学会不同脸形的化妆造型的基本技能技巧,并培养学生具备熟练的业务技能、细致的工作态度和良好的审美能力。
(2)教学内容
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化妆基础和化妆造型两大模块内容
(3)教学要求
本课程以妆面造型为线索进行设计,分为两个模块: 化妆基础和化妆造型。从简单到较复杂,从从局部到整体,从普通到个性、使学生掌握局部化妆技巧、整体化妆程序、矫正化妆,学会各种妆型的设计能力与操作能力。
13.游地理
(1)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让学生初步掌握旅游地理学科的基本理论和方法,重点掌握中国旅游资源的基本特征和时空分布及其形成的原因,掌握各分区最具特色的优势旅游资源,主要旅游区和景点及其旅游价值以及重要旅游线路,从而全面认识中国旅游国情,深刻理解旅游兴国战略,树立为中国旅游业发展贡献力量的信念。
(2)教学内容
本课程主要包括地文景观、水域风光、天象资源、生物景观、历史古迹、宗教文化等模块内容。
(3)教学要求
在讲授过程中,教师要注意以适应“新旅游”时代需要和应用为目的,突出旅游地理课程的基础性、实践性特色,讲清中国旅游资源和各分区旅游资源的分布特点,结合实际强化训练,突出适应性、实用性和针对性,尽量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14.铁路市场营销
(1)课程目标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让学生掌握运输市场营销的基本概念,了解铁路现状,铁路客货运输的营销观念、市场分析、营销策略和营销管理,为铁路企业培养增强市场营销和策划能力的人才。
(2)教学内容
本课程内容分为树立正确的营销观念、分析市场营销环境目标市场战略、市场营销策略、市场营销策划五个模块。
(3) 教学要求
本课程教学过程中尽量做到理论性、系统性与实践应用性相结合,引入铁路系统近年来大量的新的典型案例,力求系统、简明、实用。
(三)岗位实习
1.课程目标
岗位实习安排在第 6 学期。通过岗位实习使学生走向社会,接触本专业的相关工作,拓宽知识面。培养学生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去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热爱劳动、不怕苦、不怕累的工作作风,锻炼学生交流、沟通能力和团队精神,实现学生由学校向社会的转变。
2.教学内容
岗位实习课程主要由城轨专业相关企业专业岗位实习构成。
3.教学要求
接受岗位实习企业文化培训,遵守企业各项规章制度,熟悉专业岗位作业内容,培养学生职业素养与岗位技能,为今后正式就业打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