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峰:中考最后60天总复习指导(上)

 

  如何利用这60天的黄金时间进行有效的科学备考快速提分?考取自己理想的高中。全国教师教育专家委员会教育专家、著名高考备考指导专家,全国中高考备考指导中心主任张峰教授,权威指导2011年中考如何考取理想的名校。

  下面我讲一下中考四轮中考复习法。这个计划是全面复习用的,要尽可能跟上学校老师的教学思路。也可以自己设计复习进度,距离中考的时间已经不多了,这是复习进度,对于你自己可以按下面的时间表对照自己的复习进度,现在的学校大多已经进入了三轮复习了,你自己的复习时间表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调整。

  第一轮:各学科各单元的基础知识和专题的复习:(20天)

  一、把课本从头到尾认真的看一遍(我把它叫做沙场点兵)。

  把相关的知识点画下来,认为重点的要用红笔做记号。

  二、把过的知识进行唤醒,拾起忘记的知识。

  三、凡使用过我们的2011年中考备考系统的同学。要做一些相应的习题来帮助理解和记忆。在做习题的时候要把不会的题的相关知识重复看一遍,并做好记号,表明这个我已经看过了但不会。

  四、要总结公式,定理,要领,单词,语法,诗词,文学基础,化学方程式,反应原理,各种实验等等。

  五、要正确了解提分原则

  比如我们全国中高考备考指导中心为广大考生提供的《2011年中考备考提分系统》,核心是提分原则是什么?

  《系统》不是给学生很丰富的学识,很丰富的知识。因为这是短期内做不到的。孩子要中考和高考已经学习了九年或者十二年,这种学识,这种知识,要在日常过程中一点一滴的去积累,这不是我们短期内能解决的问题。我们要解决的就是让考生如何考个好成绩。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推出《系统》的一个根本的原因。我们唯一的一个核心,就是在中考高考的考场上拿高分。我们一切的学术研究工作和引导工作都是以这个为核心展开的。 

  三个提分原则:

  1、考什么复习什么,巩固采分点。

  “考什么复习什么”是我们的专家团队,经过系统的论证、筛选,把高考必考的考点以及考出概率较高的考点都论证筛选出来了。这种考点有两种,一种是主干知识,一种是非主干知识。主干知识一般来说是年年考,年年考的我们已经非常清楚的把它都筛选出来了。非主干知识往往是轮流考的,因为我们把以往高考和中考过程研究的很透,根据轮流考的规律,把那些考出概率较高的非主干知识经过我们专家团队的分析,基本上都预测到了。对已经好多年都没考的,也把它挑了出来,整合到一起就是“考什么复习什么”。对我们筛选出来的考点,考生只需要围绕着这些考点来复习,目标就非常集中,非常明确。这些都是中高考的采分点,把这些东西都学好了,都巩固了,那就是巩固采分点。这样的复习效率是非常高的。这些专家把那些考生根本就不用复习的东西都筛选掉了,大大的缩短了考生备考的时间,减轻了他备考的负担,他的效率自然就提高了。

  2、怎么考怎么备考,掌握应试技巧。

  “怎么考怎么备考”就是我们的专家老师,把这些筛选出来的主要考点逐一进行深入的讲解,要把这些知识点融会贯通。在讲解的同时还要教会考生一些高超的应试技巧。这些应试技巧起什么作用呢?第一点就是让考生在会做的情况下如何解题又快又准。快而且准还有两个作用,准就是防止大意、马虎的丢分。而快的作用是在准的基础上节省时间,把节省出来的时间用在最后,专门去解那几道难题、大题,那些超难度的大题。往往有许多考生就是因为慢,动作缓慢解题慢,没有足够的时间去解最后的难题,分数就不高。虽有我们教会考生应试技巧,在会做的前提下,让他答题要快、要准,防止意外丢分。第二点也很重要,就是在不会的前提下,教会他这种应试技巧,想办法找到正确答案,去拿到这个分。这个成功率也是相当高的。这是我们的第二个原则。

  3、缺什么补什么,消灭丢分点。

  第三个原则就是“缺什么补什么,消灭丢分点”。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我们的目标导向备考法通过专家筛选考点,要求考生把这些考点都要掌握。然后用专家们研制的原创试题形式出普查卷让考生来做。做完以后,把做错的和不会的丢分点都筛选出来,然后跟着专家老师的讲解把丢分点都消化掉、都消灭掉。通过我们的普查卷把不会的、没掌握的考点都查出来,就能彻底的消灭丢分点。高考的满分是750分,这样的话从750分往下你的丢分点越来越少,分数自然就上去了,越来越高。全国中高考备考指导中心,成立于2003年,是原国家考试中心的下属单位,2004年改制为国家级事业单位,是全国教师教育专家委员会业务指导、课题实验重点单位,由近百位的中高考备考专家成员、北京四中、人大附中、北师大实验中学等相关学校的特级教师、中高考命题教师、教研员,众多各省一线专家名师联合打造的全国性中高考备考指导中心,为国培养了一大批的大学人才。随着近年来高考的改革及命题风格和命题思路及高考调整和变化,全国中高考备考指导中心特邀了一大批备考指导专家、命题研究专家,指导考生如何在当今教改及课改的新形势下帮助学生有效的复习,如何改进学习方法、减轻学习压力、挖掘考生潜能、树立考试信心、积极科学备考。

  由著名专家学者现场指导帮助考生及家长正确调适考生考前的心理稳定及身心健康,信心百倍的决胜中考。并对考生及家长所关心的教育改革及中考新政等热点问题现场解答。目的是让考生高效短期提分,取得更好的考试成绩。

  有的考生现在在用我们的《2011年中考备考提分系统》,这个系统是《中高考试题研究课题组》研究成果,涉及中考及高考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九个学科。课题组成员有北京四中、人大附中、北师大实验中学等相关学校的特级教师、教研员工;全国及各省地市100多名知名教育专家,一线的初高中特级教师、优秀骨干教师组成。《2011中考备考提分系统》是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学生所学课程增多,中心教育专家们在思考高考如何进行,如何指导学生更规范更有效备考的条件下快速提分。《系统》从2004年立项,全国教师教育专家委员会大力支持下,中心组织一大批的高考命题研究专家、特高级教师及心理学专家,其目的是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帮助学生有目标的减负备战高考,以考场拿高分为核心,突出解决学生个性化的问题,做到让考生考什么复习什么,怎么考怎么复习,缺什么补什么。发达到快速提分的目标。 

  第二轮:历年各省市中考试题自测(比如我们中考备考系统中的普查试卷):

  1.做一些单科的中考习题,可以看答案,问老师和同学,看答案的目的是学习中考的题是如何解答的,改正平时学习中的不良解题习惯和解题方法。把做错的题用红笔画下来,并改正,写不下的要粘小条。每份都要自己批改出来,以备考前浏览用。

  2.在做题中总结解题的方法,和一些常用,但课本中没有还必须要会的知识。这部分的知识要用小本笔记记下来做考前浏览用。因为不是每天都能用上,所以会忘记的。

  3.建立一个错题集,不要重新抄录题目再重做。要把你做的中考习题集留好,能订的订在一起,最好能用一个分页夹来装材料。

  4.各学科要按中考的时间来做中考模拟题,不要看答案,限时完成并记时,留意自己做卷子的时间时不是在缩短或延长。做完自己批改,找出不足之处。有错误的卷子要留好订好。备用不能扔。把每次统一模拟考试的卷要留好订在一起。有能力的话,要找其它同考区(县)的模拟题做,还有重点中学自出的考前模拟题。

  第三轮:强化中考考点,压轴大总结:(时间:15天)

  1.找各学校的压轴题来做,历年也可以,这是中考的方向。

  2.以往没出过的题在这里进行复习时,今年可能就会出了也不一定的。

  3.找同学或父母的朋友的子女互换压轴习题,加大见视。

  第四轮:考前浏览,(考前3天)

  1.把以前所有学过的知识点(册)和总结拿出看,这个时候会的就会了,不会的就还是不会了,只能如此了。

  2.把以前所有做过的习题集册拿出来看,由其是错题,看一看自己在什么时候会犯什么样的解题错误。这些错误要在中考的时候避免再现。

  3.把课本知识再从头看一遍,看一看自己画的重点和要点,再记一遍,有利于考试时的思考。

  数学:

  主要记忆课本中的公式,定义,要熟练,做到张口就来。

  要多做习题,目的是要从习题中掌握学习的技术和巧门,不同的题有不同的方法,用不同的技巧,由其是函数中的动点题是现在出题的热点要多做,但不要做太难的题,以会为主。初中数学的学习重点是函数(包括一次函数,正比例函数,反比例函数,二次函数),重点是意义和性质;三角形(包括基本性质,相似,全等,旋转,平移,对称等);四边形(包括平行四边形,梯形,棱形,长方形,正方形,多边形)的性质,定义,面积;

  物理:

  主要记忆课本中的公式,定义(重在理解不是死记硬背),对课本上的试验要重看一遍,要理解,要完整,就是把书上的试验都填全就行了,这是考试的重点。物理学分声学,光学,电学,热学,力学。就这几部分。

  声学的重点是原理:音色,音调和响度等;

  光学的重点是光的性质:反射,折射,平面镜原理,透镜成像(重点)和应用。电学主要是电流,电压,电阻的串联和并联的性质,电功率,电功,焦耳定律,电磁的性质,现象,试验,单位换算(这里会出大量的题,是重点),公式要熟,变形公式用的要快。

  热学主要是物态变化,热力学公式的应用;给你补充一个书上没有但考试考的公式:Q=mq,这是固体热量的计算公式。Q是热量,m是质量,q是热值

  力学比较多:简单机械(包括杠杆,滑轮,轮轴,斜面,功,功率,能量转化等)主要把公式,导出公式,公式间的互化等掌握住,实验方法和结论。 

  化学:

  要熟练掌握1-20号元素的名称和元素符号的书写。要正确书写化学式和方程式,熟记各种药品的俗称,颜色,气味。要熟练质量分数的计算,这是重点,初中的化学计算只有这一个,所以必需要会。各种气体的制取,收集都是重点,还要多做习题掌握题型。

  语文:

  把握重点 巧用方法

  现在中考已经进入冲刺阶段,当前同学们对语文复习存在着这样 两种心态:一部分同学认为语文知识点繁多,而且中考侧重考查学生的课外迁移能力,考查课本的内容少,因此往往把精力投放在一些“速成”的科目上,复习语文时十分浮躁;也有一部分同学认为,认真复习课本的知识后,也做了大量的阅读题,考试却不见成效,感觉语文复习无从下手,于是干脆放弃。这些做法都是很不可取的。实际上,语文学科同其它学科一样,有自身的知识系统和复习规律。从前几年学生复习情况来看,在冲刺阶段,若能够按照老师的复习计划,复习形成知识网络,答题依据正确的技巧方法,稳扎稳打,考试前做到成竹在胸,考试中是能够取得理想的成绩的。

  那么,在最后的冲刺阶段,应该讲究哪些策略和方法?

热门关注:张峰:中考最后60天总复习指导(上)
责任编辑:555edu.net

相关推荐

查看更多

学校热点

校园动态招生计划五年专中考资讯

学员关注

分数线学校答疑常见问题

初中起点四年制应用型大专招生学校

私人定制初中毕业升大学方案
×

添加老师微信咨询,添加时请备注姓名、年龄。

复制微信号:18960750936
×

添加老师免费咨询,添加时请备注姓名、年龄。

复制微信号:fjgkw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