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大学附属科技中学(厦门市科技中学)创建于1994年6月,是厦门市政府与厦门大学联合创办的一所旨在培养科技后备人才、为高校输送高质量生源的公办特色学校。2009年4月6日正式签约挂牌成为厦门大学附属科技中学。
为高等院校输送学科基础扎实、富于创新精神的科技建设事业后备军,是市政府和厦门大学联合创办科技中学的初衷。冠名以“科技”,已经给了学校十分明确的办学定位;世界著名的物理学、两度获得诺贝尔奖的杨振宁博士欣然为我校题写校名;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化学家、厦门大学蔡启瑞教授亲任我校名誉校长。所有这些都寄托着时代、社会和老一代科学家对科技中学无限的期望。因此,学校自创办以来,学校管理者、教师和学生都明了自己的使命,把科技和创新作为办学的不懈的追求。
在学校建设上,我校一贯秉承“科技引领、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和“笃学敏行,止于至善”的校训,以“求实创新,追求卓越”为校风,以“博学尚贤,诲人不倦”为教风,以“勤学善思,志存高远”为学风,经过二十余年的发展,我校已成长为拥有思明和翔安两个校区、总占地面积约126000平方米、办学质量位居厦门市前列的跨岛发展名校。目前,思明校区初高中合计有53个班,学生2416人;翔安校区初高中合计有44个班,学生数2080人。
卓越的学校离不开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自创办以来,我校就一直将打造德才双馨的高素质教师团队作为学校建设的中心内容之一。
在师德建设方面,我校采取点面结合的做法,分层次高效率加强师德建设。在新教师入职之初,就通过举办师德师风专题讲座与培训等方式为他们扣好从教之路上的“第一粒扣子”。同时,注重师德模范的榜样作用,定期评选“十佳师德标兵”等荣誉称号,涌现出一批师德标兵如福建省“最美教师”候选人钱平老师等,激励着全校教师弘扬高尚师德,全心立德树人。
在教育培训方面,我校建立了健全的校本培训制度,形成了教研室、教研组、备课组三级培训机制,教师以三年为周期进行个人专业发展规划,每学年进行教学反思并提出改进措施,培训主题突出,形式多样,效果显著。开展“十佳教学能手”、“首席教师”等评选活动,提高了教师的业务素质及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涌现出一大批优秀中青年教师,在省市各级业务比赛中屡获佳绩,展现了过硬的业务水平。
在办学特色上,我校经过二十余年探索,现已形成科技创新教育、海洋教育两大特色比翼齐飞的格局。
我校在科技创新教育方面的具有优良传统,学校突出“全员性、普及化”的科技教育,近年来在科技创新教育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近年来,我校学生参加科技创新大赛、机器人、信息学奥赛、航模、空模等技能竞赛,已获得全国、省市级奖项和各种专利近千项。此外,“名家进校园”系列科普教育已经成为学校的重要特色,先后邀请了多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两院院士等国内外学术大家为师生开展科普讲座,与学生面对面交流,营造了十分良好的科技教育氛围。2021年,由于我校在科技创新教育方面取得的优异成绩,厦门市总工会特授予我校科技创新教研组“五一先锋号”荣誉称号。
我校海洋教育起步较早,在海洋生态特色教育上做出了积极的探索,成绩斐然,已经走在全国中小学最前列。我校开设的海洋教育课程得到了教育部、国家海洋局的高度认可,多次在全国会议上推广交流,不仅为本省、本市基础教育赢得了荣誉,还在全国基础教育中发挥了巨大的示范作用:
2013年,国家海洋局授予我校“全国海洋意识教育基地”称号,这是华东地区唯一设立在中学的基地,也是全国第二所获此殊荣的中学;
2017年12月,教育部确认我校为第一批全国中小学生研学教育实践基地,也是目前为止唯一拥有此项殊荣的中小学。
我校在翔安校区还建有全国中小学罕有的海洋贝类馆和海洋珍稀物种标本馆,市政府为我校开展海洋教育专门建了海洋公园。如今,我校海洋馆已接待了来自美国等十多个国家的来宾和来自祖国各地教育界同行,以及本市中小学、幼儿园师生、附近社区居民等两万余人次。2019年,又增设了拥有48个水族箱的海洋造景体验馆,进一步充实、丰富了海洋生态教育的内容。
除科技创新教育和海洋教育外,我校还拥有厦大创新班这一亮丽名片。我校与厦门大学展开密切合作,依托厦门大学丰厚资源开办了“厦门大学创新实验班”,形成了“三创(创知、创意、创行)”、“三微(微课程、微课题、微研究)”的特色教学模式。“厦门大学创新实验班”项目在福建省是首创,被媒体誉为“福建第一班”,在全国也屈指可数,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创办十年来,一批又一批学子在这个舞台上走进985、211大学,实现了人生历程中的一次大跨越。同时,创新班的教育教学理念、方法和资源还同步带动了整个高中年段的发展,实现了一点突破、全体受益的理想效果,使学校无论在教学还是特色教育等方面的成绩都在逐年提升,现已稳居厦门市同类学校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