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我省中考生将陆续迎来体育测试。记者调查发现,为了拿高分,学生和家长可谓竭尽全力:有的参加体育辅导班,有的准备功能性饮料,还有的带病训练。提升成绩的同时,也存在隐患。
“每年寒假开学是招生旺季,距离中考一两个月的时候报名更是火热。”唐山宋先生办了一个针对中考生的体育辅导班,生源越来越多,仅周六就安排了5节课,有一对一辅导、小班训练等形式。
“报辅导班的学生,体育成绩差距较大,家长和学生希望通过突击‘速成’。”宋先生介绍,像立定跳远等项目,通过短期培训能够有所提高。但体育锻炼需要循序渐进,尤其是耐力素质,对于中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是最难提高的一项,初三突击应考,效果并不显著。有的考生训练结束还擅自增加运动量,身体吃不消,成绩不进反退。
训练的同时,为了确保长跑不丢分,部分考生将咖啡、红牛、葡萄糖视为训练“标配”,通过喝功能性饮料,刺激爆发力、增强体力。“中考又得训练、又要熬夜学习,怕孩子身体吃不消,多补充点能量。”一位家长表示。
往年有考生因为喝多了功能性饮料,产生不适,进而发生头晕、呕吐等症状,反而影响了考试的发挥状态,得不偿失。石家庄市裕华区教育局工作人员介绍,还有的考生之前并没有饮用功能性饮料的习惯,突然在考前饮用,肠胃不耐受,成绩也受到影响。
石家庄市裕华区一位初三年级主任坦言,现在最担心的是有的考生本身不适宜剧烈运动,为了取得更高的分数,隐瞒自己的真实情况,冒险参加锻炼。
“一分之差,升学攸关。”部分考生家长在接受采访时不约而同地表示,体育考试是为了提高学生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但是实际上还是为升学的分数焦虑。
“体育科目重要性不言而喻,不仅是中考,今年高校自主招生也增设了体育测试,旨在引导学生增强体育意识、加强体质锻炼。引导更多学生投身体育运动中,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省教育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孩子的健康是长久之计,家长应该以真正增强孩子的身体素质为出发点,不能到了初三才开始重视体育,平时就要培养孩子的体育兴趣,从小学开始加强锻炼,日积月累提高身体素质。
据了解,我省中考体育中,因残疾、伤病,丧失运动能力或不能、不宜参加剧烈运动的考生,经具有伤残等级鉴定资质的医疗机构诊断证明,可免予体育考试,身体素质测试部分按满分的70%计入升学考试总分;因临时伤病申请免考的学生,身体素质测试部分按40%计分。省教育厅相关负责人提醒有特殊疾病的同学,既不要隐瞒病情,也不要虚报疾病,切莫为了考试成绩而隐瞒自己的真实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