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政治复习指导

 

中考政治复习指导



 

中考对教学具有较强的导向作用。关注考试动态,把握试题特点,有利于增强中考复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对改进新课程思想品德教学具有明确的指导意义。笔者结合近几年我省中考思品内容的变化特点,提出中考复习的一些策略,供同行参考。

一、研读《课程标准》和《中考说明》,增强复习的针对性。

《课标》和《中考说明》体现了国家注重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注重素质教育的核心理念,是中考命题的惟一依据,理应成为师生关注的焦点。要认真研读《中考说明》中对初中思想品德课程中“道德教育”、“法律教育”“国情教育”“时事”四大知识领域内容所作的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水平要求。以及过程性目标的三个层次的要求,确定每部分知识内容的重点及复习尺度,明确各部分内容所要达到的复习目标是什么?与去年相比,今年《考试说明》的主要变化是:

1、在考试范围方面,由过去的“筛选”考试内容,改变为“考核《课程标准》中法律和国情教育的全部内容以及道德教育的部分内容”。

2、在考试的能力要求方面,将“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自主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修改为“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概括与表达能力”,将“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变为“知识迁移能力”。思维能力要求方面增加了要“注重引导学生深度思考”,取消了“鼓励学生发表个人见解”的表述。

3、在考试内容即考点上,根据《课程标准》中的“内容标准”对考点进行了分解和细化,使考点指向性更小、更具体,从而使复习和命题的操作更易行。考点的数量由去年的35个分解、细化为62个。其中道德教育共18个(“自尊自强”4个,“交往的品德”7个,“承担社会责任”7个);法律教育共26个(“学法用法”8个,“权利和义务”13个,“法律与社会秩序”5个);国情教育“认识国情爱我中华”共18个。

4、在考试的目标要求方面,第一次明确地规定了每个考点的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并赋予其明确的目标属性。全部考点中,属于知识目标的有33个,能力目标的31个,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23个。有的考点既有知识目标要求又有能力目标要求,还有的既有能力目标要求又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要求。另外,2008年5月至2009年4月的国内外重大时事作为知识目标考核。

5、“题型示例”是考试说明精神的真实体现。单项选择题仍然保持为36道,非选择题为12道。从分析这些“示例题”背后蕴含的考试信息来看,今年的试题将在继续考查重大社会热点问题的同时,进一步使道德、法律、国情教育生活化,融考点于学生日常生活的实际之中,注重学生的行为要求,增强思想品德课程的实用性。12道非选择题更是要求考生能列举做法、提出建议、说服他人、扮演角色、提取信息、判断行为、点评法律、参与探究、化解矛盾、阐发感悟。需要考生注意的是,第12题第一次出现了“请任选一种观点进行辨析”的题目,要求考生先进行判断,然后能够正确地进行分析说明。根据考试说明规定的考试要求和考点的目标定位,31个能力目标和23个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考点将成为命题的重点。尤其是自信自立的生活态度、自强不息的意义、孝敬父母和长辈、相互尊重宽容帮助、尊重不同的文化和习俗、树立公平合作意识、自觉遵守社会规则和程序、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树立自我保护意识、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尊重别人隐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增强建设社会主义祖国使命感、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树立可持续发展意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树立全球观念维护世界和平、理想的实现等19个考点,均是能力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同时要求的,更可能成为考试的重点、热点和焦点。

二、夯实基础,构建网络,增强复习的系统性                                        

针对中考命题具有全面性、综合性的特点,复习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把平时螺旋上升获得的零散知识,主动疏理整理,自主构建知识网络体系,沟通各知识点的联系,达到融会贯通,相互关联。这就是三轮复习的第一轮:系统复习——基础过关。这一轮复习是纵向复习,着重是优化知识结构,使知识系统化,夯实“三基”。主要应以课本为主,强化各知识点,对于每一个重要知识点的把握,要弄清它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通常可以通过抓住“是什么(含义、表现、特点等)”、“为什么(原因、作用、意义、重要性等)”、“怎么样(培养方法)”3个问题,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以问题为中心建构学科知识体系”。在解决某些具体的问题时考生容易出现知而不全、思而不达的现象,这时建构“以问题为中心的知识体系”就能活化基础知识,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专题训练,提升能力,增强复习的实效性。

第二轮的专题复习针对第一轮的弱点,把知识进一步系统化。可按知识结构分专题,也可按题型分专题复习。其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综合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复习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注意进一步强化常用的解题思想和方法。讲解要抓点带线,理清知识系统,寓于启迪刺激,在基础知识上讲求灵活。灵活运用基础知识解基础性题,启迪学生的思维。训练要严格,规范统一。注意练习基础性试题,练进度,练规范,练适应能力。不练则已,练要有效益。要在训练中反馈信息,了解复习效果,注意克服“效率低下”的训练及重复无效的“浪费型”训练。

2、注重变式训练,主动反思解题思想和方法。复习中一方面要重视典型习题、例题的变式研究,要提倡学生一题多变,达到“以少胜多”、“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另外,要引导学生养成解题后反思的习惯。变式训练和反思解题思路能迅速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提炼解题的基本思想方法,提高学生解题的灵活性。

3、关注热点题型,强化应用能力。中考突出了考查学生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概括表达能力、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知识迁移能力.因而复习中要对中考常见热点题型(材料辨析题、图像信息题、判断说明题、概括题、开放性问题等)分专题训练,要引导学生分析每种题型的特点和常见的解题思想方法。

4、关注社会热点。中考关注时政、生活是趋势,许多试题的情景都和社会生活联系,中考复习必须把握这一特点,热点复习重在分析教材基本理论和热点的有效的结合点。中考考的时政是通过材料来说事,通过材料让学生去体会。因此中考复习热点不能离开课本谈热点,不能离开材料谈热点。我们见到的中考试题都是个性的,材料背景是个性的,必须交给学生正确解读材料的能力,让学生学会如何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如何调动知识分析问题。

四、综合演练,强化应用,增强复习的应战性。

第三轮的综合模拟复习,是对第一、第二轮复习的综合实际检验与强化提高,重点是查漏补缺及考试经验的具体积累和学生心里素质的调整,通过应试性训练,使学生带着最佳竞技状态和实战能力走进中考考场。具体要注意以下几点:

1、模拟训练要培养学生科学的理解方法,提高应战能力。要使学生明确选择题、简答题、辨析题、概括题的题型特点和答题要领,掌握各类题的解题策略。解答题要认真审题,按步骤解答。中考考查的重点不再是考察掌握知识的多少、深浅、祥略,而是看考生是否具备理论联系实际,能否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去解决实际问题。基本能力包括:审设问的能力,提取信息的能力,整合知识的能力,形成答案的能力,规范表达的能力。让学生明白四字方针:学---学会读题,析---学会分析题,解---学会从读和析中获取信息与考点的结合,写----学会将相关考点完整、准确地写出并结合材料分析形成答案。

2、强化综合,强化应用,在再以提升能力。这是对学生综合能力和应用能力的再次大提升,重在解决较难题和难题的解题能力提高,特别是要多训练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题型。选题要准,贵在“精”而败在“散”,败在“滥”,题量适度不宜太多。重点、热点内容要以各种题型或多种角度的变化出现在不同的试题中,力求新颖刺激效果,确保每套题有85%以上的基础题目和基础知识,力求于抓好基础分取胜,反对高难度、高强度题型。

3、规范学生的答题行为,建立良好的心理状态。很多学生开始中认为许多题自己都会做,而试卷发下来成绩与预想的差距较大,究其原因:看错、写错、表达不清、解答不完整、书写不规范等问题造成的会而不对、对而不全,中考评判解答题是依点给分,不注意细节有可能失去不该失的许多分。因而在平时训练中,一定要培养学生良好的答题习惯。

五、加强学情分析,关注学生发展

中考复习的落脚点和出发点是学生。教固然重要,但学更重要,必须树立“教为学服务”的思想,无论何时何地心目中要有学生,是学生考试不是教师考试。

1、要树立“学习是学生自己的责任”的意识。备考的关键是抓住学生,教师不能代替学生,“一切为了学生”是中考备考的宗旨,要想尽一切办法点燃学生学习的激情,激发学生的创造力,要学生自己想学而不是压着他们学,学生自己做的一定交给学生自己做。要最大限度的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课堂要紧紧围绕学生转,一定要把课堂还给学生,多给学生自由的空间,多给学生做的时间,一节可学生自主学习要占三分之一,学生的训练占三分之一,教师讲解三分之一。

2、交给学生答题的方法。复习固然要教知识,但更多的交给学生受用终生的方法,课堂应该交给学生更多的是思路和方法。我们需要学生记牢知识,更要交给学生怎样记,让学生会记、记清楚、记明白,更重要的是要学生会记更会用,不会用一切都是枉然。怎么会用是备考的难点,“有的放矢”是答题时的基本要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具体作答,任何一个问题都是在新情景、新材料中给出的新设问,答案必须根据这些新的要求建构新的思路,而不是说这个题和我什么时间做的题差不多,照抄照搬原来的答案。要让学生明白材料在说什么,找出关键词,提取有用的信息,设问在问什么,设问的特殊指向,从什么角度,运用什么知识,只有在“想明白”才有可能“答明白”切忌没有读清题意就盲目作答,那只会下笔千言离题万里。

热门关注:中考政治复习指导
责任编辑:555edu.net

相关推荐

查看更多

学校热点

校园动态招生计划五年专中考资讯

学员关注

分数线学校答疑常见问题

初中起点四年制应用型大专招生学校

私人定制初中毕业升大学方案
×

添加老师微信咨询,添加时请备注姓名、年龄。

复制微信号:18960750936
×

添加老师免费咨询,添加时请备注姓名、年龄。

复制微信号:fjgkw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