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3月27日)
- 部分教师教案的要素描述不全甚至是严重不全。
- 教案的要素按顺序一般要有“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学方法(教法、学法)”“教学形式(或教具、资源等)”、“教学过程(或称教学内容)”、“板书设计”、“教后反思”等,还可以增加“学情分析”、“教材分析”等要素。
- 其中新授课的“教学过程(或称教学内容)”一般还分为以下环节:组织教学(师生互致问候)—导入新课—讲授新课—深化升华(讲练测评等)—本课小结—布置作业及预习—下课等。根据学科及教学媒体等的差异,各环节名称可能不一,顺序也可以调整,但基本原理是一致的。通常评课中提到的“课堂结构紧凑、条理清晰、节奏明快、层层递进”等指的就是对教学过程各环节的处理。
- 有的教案对“板书设计”要素并没有单列出来,而是直接体现在教学过程描述中,注明【板书】,或者用“~~~~~”等划线标示出来,这种做法也是可行的。
- “教学过程(或称教学内容)”的设计的首要原则是“实用性”,比如教案中教学环节过渡清晰,师生活动安排一目了然,表格式排版条理分明,板书提示及时醒目等,这些都是“实用性”的表现。检查中发现部分教案过详或过简,这都有违“实用性”原则。
- 部分教案对“教学目标”要素描述不当。新课改实施后,当前对普教各科的描述是“三维教学目标”,包括“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中职文化课三维目标的描述是认知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检查中发现有教师描述为“教学目的”、“教育目的”、“学习目标”等,这都是不恰当的,有违新课改提法的。
- 检查发现,教案要素中缺漏较多的是“教具(资源、形式)”、“板书设计”以及教学过程环节中的“导入”与“课堂效果评价、小结”内容,应加以重视并补充完善。
- 本次抽检,绝大部分教师都能高度重视,准时提供教案。对个别不能提供教案或所提供教案有问题的教师,校领导将进行交流谈话,并按相关规定对他们的教案进行定级。
- 本次抽检中发现尚有个别扉页没有贴进度表的教案,暂不予定级,待下次检查时给予补定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