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原属创办于1985年的同安第十五中学(后更名为厦门市马巷中学),1998年升格为职业高中兼办初中,2006年以“厦门市马巷职业技术学校”名称独立办学,2008年取得独立法人资格,2009年更名为“厦门市翔安职业技术学校”至今,是翔安区唯一的公办中等职业技术学校。2015年7月,翔安区与厦门市教育局签署合作办学协议,委托厦门工商旅游学校管理翔安职校,加挂“厦门工商旅游学校翔安分校”的牌子。学校自办学以来,已为社会培养了数以千计的各类实用型人才。学校是教育部第二批国防教育特色校、福建省中等职业学校达标校、福建省首批省级平安校园、福建省第三批“1+X”证书试点学校,是厦门市第二届文明校园、厦门市教育工作先进集体、厦门市宪法教育基地校、第二批厦门市依法治校示范校、厦门市毒品预防教育示范学校、厦门市首批现代学校制度示范学校创建校、厦门市首批现代学校制度示范学校、厦门市示范家长学校、厦门市垃圾分类示范学校,是翔安区城乡共建先进单位、翔安区先进党组织、翔安区教育系统先进党组织。
学校现有校区地处厦门市翔安新店文教园区,占地面积80亩,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捷,环境优美。现开设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动漫、旅游服务与管理、物流服务与管理、建筑装饰、建筑工程施工、数控技术应用、汽车维修、工艺美术、电子商务、幼儿保育等11个专业。先后建立了数控技术应用、计算机应用、汽车应用与维修、物流、建筑装饰、旅游管理与服务、幼儿保育、电子商务等8个实训基地。实训设备总值648 万元。学校现有37个教学班,在校生达1885人。现有教职工129人,专任教师105人,研究生学历5人,其中正高级讲师1人,高级讲师11人,讲师8人,“双师”型教师6人。省级劳模2人,市级名师1人,区级及以上骨干教师7人。
近年来,学校强化内部管理,重视内涵建设,全校师生群策群力,同心同德,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一、加强党建引领,提升政治思想水平
学校党支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及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以提升组织力为抓手,狠抓重点工作落实,紧密围绕学校的发展目标,抓实“深化大学习、提振精气神”专项主题学习,推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和党史学习教育,深入开展习近平总书记致厦门经济特区建设40周年贺信重要精神大学习大讨论,学习贯彻省委、市委关于“三提三效”精神要求。注重党建引领、党员带头,不折不扣落实“三会一课”,积极开展“百联千户”结对共建、党组织和党员“双报到”活动,落实“爱心厦门”帮扶结对,做好“疫情防控”志愿活动,有效落实“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加强和改进党支部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不断增强党组织的战斗力和凝聚力,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监督保证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提升党建水平,支持和保证校长行使职权,为全面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打下了坚实的政治基础。学校党支部现有党员44人,设3个党小组。党支部根据区教育工委批复,顺利圆满完成支部换届选举,配齐配强了支部班子,充分发挥了党支部的领导作用。
二、推进“三教”改革,提升师资队伍水平
学校高度重视教师专业成长,推行“人才强校”战略,先后制订了《厦门市翔安职业技术学校青年教师专业成长实施方案》等管理制度,以“四有”好老师、“四个”引路人为标准,坚持“四个相统一”要求,通过师徒结对、岗位练兵、技能竞赛以及校本培训,外派国培、省培等形式,全方位、多途径提高专任教师的实践能力和教学能力,推动教师专业成长。学校大规模引进培养教师,近三年共引进教师24名,人才引进1名市级名师任副校长、1名正高级讲师任专业学科带头人,从甘肃永靖扶贫招聘1名行政干部,安置复退转业军人1名;积极开展教师岗位大练兵,鼓励教师参加各级各类技能竞赛,屡获佳绩,获2020年“网龙杯”福建省职业院校教师教学能力比赛二等奖2项、2020年福建省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021年福建省级职业院校教师课堂教学技能竞赛一等奖;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传、帮、带”作用,有效地促进专业建设、课程改革、教学研究等方面的发展。学校成立了“厦门市杨经葵劳模创新工作室”,先后申报国家、省、市、区级研究立项课题共 7项,发表CN级论文共12篇。同时,学校努力创造条件,帮助学生实现更高水平的就业与发展,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学业水平考试,近6年来共有948人参加升学考试,本科上线45人,上线率为5%;专科上线900人,上线率为95%。
三、对接区域产业,提升专业发展水平
学校坚持“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更多更优的技术技能人才服务”的办学思路,自觉主动对接翔安区“5+6+N”产业体系,在专业设置和技能人才培养层次上主动适应和服务于翔安区经济社会发展和战略布局调整的需要,学校逐步形成“一体两翼四驱”(“一体”,即做强做实公共基础课程,服务学生可持续发展;“两翼”即发展建筑和文旅特色专业群;“四驱”即形成四个专业方向群:信息技术(含人工智能)、商业贸易、机械智造(含飞机维修)、幼儿保育)的专业建设布局,逐步形成了学校独具的专业优势和人才培养特色。近6年来,学生参加市级以上技能大赛获三等奖以上奖励67项次(其中一等奖2 项、二等奖4 项、三等奖61 项)。
四、推进产教融合,提升校企合作水平
乘着厦门职教创新高地建设的东风,学校进一步完善校企合作制度,坚持“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深化校企合作办学,推动校企合作、产教融合走上制度化、规模化轨道。目前分别与厦门海铂物流、优优电商、翔安悦华、鸿马汽修等 20家大中型企业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建立了深度合作关系,建设了一批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提升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水平;先后与厦门海洋职业技术学院、福建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等6所高校联合开办“3+2”专业;同时,主动融入、积极参与福建省职教学会、福建省中职党建研究会、福建省职业教育教师发展联盟、厦门市中华职教社、翔安区校企合作联盟等学会、行业协会。
五、实施爱的教育,提升立德树人水平
长期以来,我校坚持德育为先,育人为本,重视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落实“三全育人”,加强德育作风建设,提升德育管理水平,培养骨干班主任队伍,大胆探索德育管理创新方法,创新机制,通过“实施爱的教育,打造爱的家园”,以“1234”工程为依托(即围绕一个目标:立德树人;做好两个服务:服务企业用人需求,服务学生可持续发展需要;实现三人教育:做社会人、职业人、模范人;四种途径育人:环境育人、实践育人、实践育人、教书育人),以“校园酒店式管理”实训情景育人模式为载体,首创“外聘教师星级管理制”,形成“泛课程协作,构建多层级校内育人体系,提升育人的深度;工学融合,打造一体化协育环境,提升育人广度;家校配合,营造爱心共育家园,提升育人的温度”的“三维协同育人”模式,让学生坚信“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做最好的自己。近几年来,德育管理成绩显著。在中等职业学校班主任基本功业务能力比赛中先后获国赛三等奖1项;省赛一等奖1项、三等奖1项;市赛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在2017-2021年厦门市文明风采比赛中先后有82人次获奖(其中一等奖7人次,二等奖27人次,三等奖48人次);在社团活动比赛中先后获得市级奖项126人次(其中一等奖35人次,二等奖27人次,三等奖51人次,优秀奖13人次)。
六、完善后勤保障,提升服务发展水平
学校依托厦门工商旅游学校国家改革发展示范校的优质教育资源,对标福建省“双高”中职学校建设标准,积极融入厦门职教创新发展高地建设,全面加强了基础能力建设。根据市委、市政府的规划,我校办学规模6000人、占地191亩的内厝新校区正在建设当中,将于2023年9月建成投入使用。同时,争取多方支持,积极申请将现在学校所在地(新店新兴东路8号)的校址建设成为翔安区公共实训基地和技能培训基地,学校将围绕公共实训和技能培训两大功能,重点突出失地农民、失海渔民和翔安辖区内企业员工、行政事业单位工勤人员等的技能培训,以满足未来我校及其它职业院校学生专业技能的实习实训和社会公共实训、技能培训的功能需求。
奋发有为行如风,跨越发展势如虹。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前进中的翔安职校,正积极融入厦门职教创新发展高地建设,以创建省级文明校园为抓手,对标福建省“双高中职学校”建设的标准和要求,把翔安职校建设成为培养优秀技术技能人才的基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力,构建和谐稳定社会的基石,办好学生喜爱、家长满意、社会放心的特色名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