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九中创办于1992年秋,原是一所地处市区边陲的薄弱学校。1997年,随着泉州中心市区行政区域调整和新市区建设速度的加快,学校一举变为处在丰泽区的黄金地段,东毗刺桐公园,南临津淮街,成为中心市区地理位置、人文环境最优越的一所中学。 1997年丰泽区刚设置时,区委、区政府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的方针,从资金投入到师资配备上加大对泉州九中建设的支持力度和政策倾斜。学校以开展“教育质量年”、“上好每一堂课”、争创省达标中学和实施“双高普九”、创“名校”等活动为抓手,努力提高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良好的教风、学风、校风逐步形成,学校的社会声誉日益提高,获得福建省\"先进教工之家\"、泉州市 “校务公开先进单位”、“消防安全先进单位”、“贯彻《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先进单位”、“普通中学学籍管理先进单位”、第八届和第九届“文明学校” 、“实施素质教育工作先进学校”和丰泽区“‘两基’巩固提高先进单位”、“先进基层党组织”、“教育质量年先进单位”等多项荣誉称号。2003年,学校被省教育厅确认为福建省三级达标普通完全中学。 加强管理,规范办学 “抓管理促规范,严管理出效益”——这是泉州九中领导班子在学校管理上的一个基本理念。建立科学、民主的管理制度,形成职能明确、政令畅通、调控有力的指挥系统,学校管理步入规范,各项工作有序、高效地开展。学校充分重视和发扬民主,坚持依法治校,积极推行“校务公开”,学校的重大决策都遵循民主集中制原则,工程建设的招投标实行“阳光作业”,评优评先工作按民主推荐、研究讨论和公示报批,奖惩条例经教代会讨论表决。校中层以上干部每年在教代会上述职,接受评议,使广大教职工知家底、明事理,行使监督权利,强化了廉政建设,把自己的责任与学校的兴衰紧密联系在一起,树立了“学校兴衰,匹夫有责”的主人翁意识,积极为学校的发展进言献策,有力地促进了学校的发展。 外塑形象,内铸师魂 区委、区政府积极营造“重教”氛围,对泉州九中的建设加大投入,同时也得到海外侨亲胡炳南先生和林育庆先生的无私捐助,使学校的办学设施日益完善,校园布局日趋合理。学校现占地50.71亩,54个班级,专任教师188人,中、高级教师占61%(其中在读研究生2人,本科毕业于清华大学1人,北师大3人,华师大21人);各种教学设施以及校园网建设均已超过省二级达标普通完全中学的标准。绿化面积12000平方米,绿化率达到35.5%,被评为市“园林式学校”。学校 “硬件”“软件”建设两手抓,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逐渐形成。近年来,立足区情和校情,多管齐下,以师德教育为核心,开展“比、学、赶、帮、超”、“我给老师亮分”、“我选班主任”和新老教师“结对”帮带、“请进来,走出去”等活动,引导广大教师树立“爱、严、实、新”的教风,举办校学科带头人公开示范课和青年教师“4+1”教学技能比赛,实施“‘一、三、五’培青工程”,倡导“科研兴校”,加强教师任职实绩考核,有力地促使教师素质的整体优化,敬业爱岗、勤奋工作的师德师风明显提高。一批教师通过参赛评优脱颖而出,获得省、市级优秀教师称号或成为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一支数量足够、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教师队伍已初步形成,为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供了基本保障。 以质取胜,成效明显 学校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教育“三个面向”为指导,引导教师牢固树立教育是崇高的社会公益事业的思想,确立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的理念,坚持以质取胜,充分调动教师培养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认真落实“两全”方针,把德育摆在实施素质教育的首位。积极构建“三结合”育人网络,培养学生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质,积极改革对学生的评价办法,如开设了学生“进步奖” ,评选“校园之星”,开展课外兴趣小组活动,促使学生个性的发展。近年来教学质量进步明显,中考成绩优秀,位居市区前茅,赢得市民的好评;高初中会考及格率和优良率已超过省二级达标普通完全中学水平;在生源素质较差的基础上,2004年高考本、专科上线率达95%以上;学生参加各类竞赛获国家、省、市级以上奖项人次成倍增长,并出现一些佼佼者。如2002年杨文明同学获全国少年田径赛第六名、十二届省运会1500米第一名,陈若滢、施咸宁同学分别荣获全国无线电测向比赛第二名、第五名;2003年庄艾青在全国无线电测向比赛中获福建赛区个人第一名,初中组获团体第五名;2004年“龙佳杯”全国青少年无线电测向分区赛获得(福建赛区)初中组团体第2名和单项女子组2米波段第1名;在泉州市中学语文课本剧观摩演出大赛中,初中部参演的《小巷深处》、《巨人和孩子》剧目以总分第三、第四的优异成绩双双夺得二等奖。
校址:泉州津淮街中段
邮编:362019
电话:15392013720
添加老师微信咨询,添加时请备注姓名、年龄。
复制微信号:18960750936添加老师免费咨询,添加时请备注姓名、年龄。
复制微信号:fjgkw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