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柘荣职业技术学校
2023级专业
【新能源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
(三年制)
二〇二三年六月
新能源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名称及代码
新能源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700209)
二、入学要求
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
三、基本学制
3年
四、职业面向
序号 |
对应职业(岗位) |
职业资格证书举例 |
专业(技能)方向 |
主要接续专业 |
1 |
汽车维修工 |
汽车维修工(四级) |
1.新能源汽车修理 |
高职: 新能源汽车汽车运用与维修等;本科:汽车服务工程 |
2 |
机动车检测工 |
机动车检测工(四级) |
2.新能源汽车检测 |
说明,可根据区域实际情况和专业(技能)方向取得1或2个证书。
五、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扎实的科学文化基础和汽车机械、汽车电气、新能源汽车构造等知识,具备新能源汽车常规系统、高压系统、充电桩的维护和基本检修等能力,具有工匠精神和信息素养,能够从事新能源汽车维护、检修等工作的技术技能人才。
(二)培养规格
本专业毕业生应具有以下基本职业素养、知识要求和能力要求:
基本职业素养
1.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能自觉遵守行业法规、 规范和企业规章制度。
2.具有良好的人际交往与团队协作能力 。
3.吃苦耐労,工作责任感强,工作执行力强。
4.具备较强的获取信息、分析判断和学习新知识的能力。
5.具有积极的职业竞争和服务的意识。
6.具有较强的安全文明生产与节能环保的意识。
知识要求
1 . 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 。
2.掌握汽车发动机、底盘、车身电器、空调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3.掌握汽车机械基础知识,并能进行简单的钳工作业。
4. 掌握汽车电工电子基础知识, 能识读汽车电路图, 并能进行简单电器零部件的检测。
5.能够阅读简单的汽车维修设备使用说明书和汽车维修技术资料。
6.能进行汽车维护作业。
7.能完成汽车发动机、手动变速器总成大修及部件检修。
8. 能完成汽车制动系统、 悬架转向系统总成及部件检修。
9.能完成汽车车身电器系统、空调系统总成及部件检修。
10.能完成汽车发动机电器及控制系统总成及部件检修。
l1.具有制订和实施简单维修作业方案的能力,能分析、排除车辆常见的简单故障。
12. 能对本人完成的维修作业内容进行维修质量检验和评价 。
13.能通过语言表达使客户清楚维修作业的目的和为客户提供用车建议;能通过语言或书面表达方式就工作任务与合作人员或部门之间进行沟通。
14.掌握新能源汽车电池系统、电机驱动系统以及控制系统的检修,并会对新能源汽车进行整车故障诊断与排除。
能力要求
(1)职业能力
A.职业核心能力
①具备基本的计算机操作能力;
②具备专业必须的机械、电工电子、电力电子等技术应用能力;
③具备正确使用外语专业资料的能力。
B.职业岗位能力
①掌握新能源汽车构造原理和维修诊断知识与技能;
②掌握新能源汽车售后服务知识与技能;
③具有安全、文明生产和环境保护的相关知识和技能。
(2)方法能力
①制定工作计划能力
②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③独立学习新技术的能力;
④评估总结工作结果能力。
(3)社会能力
①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遵纪守法;
②具有良好的人际交流和沟通能力;
③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客户服务意识。
六、课程设置及要求
本专业课程设置分为公共基础课和专业技能课。
公共基础课包括德育课、文化课、体育与健康、公共艺术、历史,以及其他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类基础课。
专业技能课包括专业核心课、专业(技能)方向课和专业选修课,实训实习是专业技能课教学的重要内容, 含校内外实训、顶岗实习等多种形式。
(一)公共基础课
序号 |
课程名称 |
课程目标 |
主要教学内容与要求 |
教学方法与手段 |
学时 |
1 |
思政课 |
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政治认同、职业精神、法治意识、健全人格和公共参与。 |
思想政治课程由基础模块和拓展模块两部分构成。基础模块是各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哲学与人生、职业道德与法治四部分内容。拓展模块为选修课程,是必修课程的拓展和补充。 |
案例教学法、课堂讲授法、讨论式教学法、视频观摩互动法、案例教学法 |
144 |
2 |
语文 |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是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程,其任务是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培养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强化关键能力,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文化,接受人类进步文化,汲取人类文明优秀成果,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为学生学好专业知识与技能,提高就业创业能力和终身发展能力,成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奠定基础。 |
学生通过阅读与欣赏、表达与交流及语文综合实践等活动,在语言理解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发现与鉴赏、文化传承与参与几个方面都获得持续发展,自觉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文化 自信,树立正确的人生理想,涵养职业精神,为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提供支撑。 |
采用小组讨论、角色体验等教学方式,利用翻转课堂模式,线上线下学习相结合。 |
216 |
3 |
数学 |
1、获得学习中等职业教育其他课程及进一步学习所必需的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理解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所涉及的数学概念、数学结论等产生的背景、应用及关联;了解数学发生、发展的基本规律及其与社会发展的相互作用。 2、在学习活动中,通过体验、感受、探究、应用的过程,提高运算求解、逻辑推理、空间想象、数据处理等基本数学能力,提高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提高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主要是来自于生活实际及与专业相关的简单的数学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数学思考、数学表达、数学交流和合作的能力,体会数学课程中知识内容所蕴涵的基本数学思想方法及其在数学思考中的积极作用。 3、具有对现实世界中数学现象的好奇心,具有学习数学的兴趣与学好数学的信心,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审美情趣。逐步认识数学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和文化价值,逐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
数学课程要精选最基本的和应用最广泛的数学内容,体现近现代数学思想方法。要增加实际应用、问题探究、数学文化等内容,并采用整体规划与局部调整相结合的方式,形成基础和拓展两部分简明合理的内容结构。 数学课程必须删除繁杂的运算与人为的技巧,必须提出与学生认知水平相适应的逻辑推理、空间想象等能力要求,要适度加强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和所学专业相关的数学应用意识,适度加强计算器和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 |
多媒体; 案例分析。 |
216 |
4 |
英语 |
英语课程要在九年义务教育基础上,帮助学生进一步学习英语基础知识,培养听、说、读、写等语言技能,初步形成职场英 语的应用能力;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帮助学生掌握学习策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引导学生了解、认识中西方文化差异,培养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由基础模块、职业模块和拓展模块三个部分构成。 1.基础模块是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基础性内容,教学时数为128~144学时。 2.职业模块是适应学生学习相关专业需要的限定选修内容,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和安排教学,教学时数为54~72学时。 3. 拓展模块是满足学生个性发展和继续学习需要的任意选修内容,教学时数不做统一规定。
|
多媒体;视频、音频教学;小组讨论。 |
216 |
5 |
音乐 |
音乐欣赏是人们感知、理解音乐、体验音乐情感的一项音乐实践活动。 本课程以审美为主线,以古今中外的优秀音乐作品为基础,扩大学生的音乐视野, 提高学生的音乐感受能力、 想象能力、理解能力和鉴赏能力,掌握多方面的音乐表现形式、音乐体裁等知识,从学生审美和艺术修养的实际出发,旨在提高本校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
|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由第一部分声乐、第二部分器乐和第三部分舞剧、音乐剧、 流行音乐构成。 1.第一部分声乐有六个模块,教学时数为17学时。 2.第二部分器乐有六个模块,教学时数为14学时。 3. 第三部分舞剧、音乐剧、流行音乐有四个模块,教学时数为16学时。
|
媒体;视频、音频教学; |
36 |
6 |
历史 |
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与运用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五个方面。唯物史观是诸素养得以达成的理论保证;时空观念是诸素养中学科本质的体现;史料实证是诸素养得以达成的必要途径;历史解释是诸素养中对历史思维与表达能力的要求;家国情怀是诸素养中 价值追求的目标。通过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达到立德树人的要求。 |
根据中等职业学校公共基础课程方案、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与课程目标、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习特点、职业教育人才成长规律等,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使学生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掌握必备的历史知识,形成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
课堂讲授法、讨论式教学法、视频观摩互动法、案例教学法 |
72 |
7 |
物理 |
物理课程是研究物质运动最一般规律和物质基本结构的科学,是其他自然科学和当代技术发展的重要基础。对于学生认识自然界和社会生产、生活的关系,认识物理的科学价值、文化价值、应用价值,提高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理性思维,发展智力和创新意识具有基础性的作用。同时,它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奠定基础,对提高全民族素质具有重要意义。中等职业教育物理课程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形成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
物理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必要的物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激发学生探索自然、理解自然的兴趣,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使学生认识物理对科技进步,对文化、 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帮助学生适应现代生产和现代生活;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
多媒体;视频、音频教学;课堂讲授法、讨论式教学法、视频观摩互动法、案例教学法 |
72 |
8 |
体育与健康 |
体育课程是大学生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通过合理的体育教育和科学的体育锻炼过程,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和提高体育素养为主要目标的公共必修课程; 1.身心健康目标: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和谐发展,养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具有健康的体魄; 2.运动技能目标:熟练掌握健身运动的基本技能、基本理论知识及组织比赛、裁判方法;能有序的、科学的进行体育锻炼,并掌握处理运动损伤的方法; 3.终身体育目标:积极参与各种体育活动,基本养成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能够具有一定的体育文化欣赏能力。 |
主要内容有体育与健康基本理论知识、大学体育、运动竞赛、体育锻炼和体质评价等。 1、中职学校体育、体育卫生与保健、身体素质练习与考核; 2、体育保健课程、运动处方、康复保健与适应性练习等; 3、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评。 充分反映和体现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制定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的内容和要求。 |
讲授、项目教学、分层教学。 |
180 |
9 |
心理健康教育 |
使中职生能够关注自我及他人的心理健康,树立起维护心理健康的意识,学会和掌握心理调解的方法,解决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有效预防中职生心理疾病和心理危机的发生,提升中职生的心理素质,促进中职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
主要内容为中职生自我认知、人际交往、挫折应对、情绪调控、个性完善,学会学习,恋爱认知和职业规划等。针对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采用课堂讲授+情景模拟+新概念作业+心理影片+心理测试+团体活动等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有针对性地讲授心理健康知识,开展辅导或咨询活动,突出实践与体验。 |
采用课堂讲授+情景模拟+新概念作业+心理影片+心理测试+团体活动等多样化的教学方式。 |
36 |
10 |
计算机应用基础
|
通过课程学习,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包括信息的获取、传输、处理、应用与发布等,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
主要内容包括计算机基础知识、网络与信息安全、Windows7入门、Word2010文字处理、Execl2010电子表格、PowerPoint2010演示文稿等。 |
采用项目案例+上机实操训练相结合 |
144 |
(二)专业技能课
1.专业核心课
序号 |
课程名称 |
主要教学内容和要求 |
参考学时 |
1 |
新能源汽车概论 |
了解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纯电动汽车、燃料电池电动汽车和燃气汽车的类型、组成、原理及特点;掌握电动汽车的动力电池及其管理系统、驱动电机及其控制器、充电技术等关键技术;了解不同类型的新能源汽车车型,并能描述其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 |
108 |
2 |
新能源汽车电力电子基础 |
了解安全用电常识,掌握直流电路的基本知识、直流电路、电容和电感、单相正弦交流电路、三相交流电路等。 |
180 |
3 |
新能源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 |
了解汽车底盘各系统、总成和部件的结构、功用,掌握底盘维护的基础知识,能够拆-卸、装配汽车底盘各总成 |
108 |
4 |
新能源汽车维护与保养 |
掌握新能源汽车安全操作规程、纯电动汽车的结构和原理、混合动力汽车构造与原理、纯电动大巴车构造与原理等,能熟悉新能源汽车使用与维护。 |
108 |
5 |
新能源汽车构造与维修 |
了解纯电动(混合动力)汽车发展及分类,熟悉电动汽车基本构造及原理、掌握常见纯电动整车构造及原理、熟悉充电系统与充电设施、掌握常见故障诊断案例与排除。 |
72 |
6 |
新能源汽车电气系统检修 |
了解汽车电气维修基础部分,包括电路的组成及基本物理量检测,传感器检测,基本变流电路,电机的拆装和维护,单片机应用基础,动力电池基础,高压安全操作及安全防护;掌握汽车电气系统检修部分,包括电源系统,启动系统,照明、仪表与信号系统,空调系统,辅助电器等的拆装与检修。 |
108 |
7 |
新能源汽车综合故障诊断 |
掌握新能源汽车的常见故障,并学会排除;学会新能源的维护;掌握纯电动、混合动力的汽车常见故障与排除,了解其他类型新能源汽车故障与排除。 |
180 |
8 |
汽车安全与舒适系统检修 |
掌握汽车电子控制主动安全系统的检修、汽车空调系统的检修、汽车电子控制被动安全系统的检修、电子控制悬架系统的检修、汽车防盗系统的检修、汽车定速巡航系统的检修6个项目的操作内容。会利用现代诊断和检测设备对汽车安全与舒适系统进行故障诊断、故障分析、零部件检测及维修更换等技能。 |
72 |
2.专业选修课
汽车车身修复
汽车涂装
2.顶岗实习
顶岗实习是新能源汽车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最后的实践性教学环节, 是对所学知识技能进行的一次综合性实践,是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重要环节 。通过顶岗实习, 使学生了解汽车维修企业组织机构、 相关岗位的工作内容及汽车维修生产的工作过程,掌握汽车维修生产中常用工具、量具、仪表和设备等的使用方法,进一步熟练操作技能, 提高社会认识和社会交往的能力, 学习企业在职人员的优秀品质和敬业精神, 养成正确的劳动态度, 明确自己的社会责任, 初步具有上岗工作的能力 。
七、教学进程总体安排
说明:
1.总学时3240。其中公共基础课程1494学时,占比约46.11%;专业技能课(含顶岗实习)1746学时,占比约53.89%。
2.总学分180。学分计算办法:第1至第5学期每学期16-18学时记1学分;军训、入学教育、毕业教育等活动1周记1学分,共3学分。
八、实施保障
(一)
我校汽修专业教师队伍水平显著提高。现拥有汽修专任教师11名(均为本科学历,其中高级职称4人)、“双师型”教师9名,“双师型”教师的比例81.2%,引进行业企业兼职教师5名。专业带头人2人,具有较高的业务水平。初步建成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业务精湛,教学水平高的专兼结合的优秀教学团队。
(二)教学设施
本专业配备有校内实训实习室和校外实训基地。
1.校内实训实习室
校内实训实习有汽车电工电子实训室、钳工实训室、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实训室、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实训室、汽车发动机电器与控制系统检修实训室、汽车车身电气设备检修实训室、汽车空调系统检修实训室、汽车维修业务接待实训室、汽车整车实训场、汽车综合实训室等。
2.校外实训基地
校外实训基地有柘荣三发汽车修配厂、柘荣繁星汽配厂等10余家汽修企业,基本满足专业教学实训实习要求,设备配置能满足理论实践一体化课程的现场教学和实训项目的开展,让学生有机会深入生产一线了解企业实际,体验企业文化。
(三)教学资源
1.教材选用 按程序选用教材,公共基础课程必需选用国家规划教材,专业课程必需选用国规教材、课改教材、国规配套、教育部推荐配套教材等。
2.图书文献配备 适用印刷图书生均不少于30册;报刊种类80种以上;教师阅览(资料)室和学生阅览室的座位数应分别按不低于专任教师总数的20%和学生总数的10%设置。
3.数字资源配备 要具备能够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实施现代远程职业教育及学校管理信息化所需的软、硬件设施、设备。其中,学校计算机拥有数量不少于每百生15台。校园内无线网络全覆盖,加快建成智能化教学支持环境,建设能过满足多样化急需的课程资源,创新服务供给模式,服务学生终身学习。
(四)教学方法
公共基础课程教学主要采取教师讲授、课堂提问与班级讨论或分组讨论的方法,同时辅以角色扮演、自主探究等;体育与健康课程以游戏法、竞赛法为主;公共艺术课程以情境教学法为主;专业技能课的教学要体现现代职业教育理念,以具有代表性的汽车运用与维修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以课程知识、能力、素质目标设计教学项日和任务,以汽车机修、汽车电器维修、汽车性能检测、汽车维修业务接待等的实际工作流程展开教学,贴近汽车运用与维修实际,“教、学、做” 相结合,突出技能培养。
根据现代企业发展的新需求,构建了以国家职业标准为依据、工作任务为导向、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实现理论教学与技能训练融通合一、能力培养与工作岗位对接合一、实习实训与顶岗实习学做合一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一体化,三合一”的人才培养模式。实行“理实一体化”教学和研究性教学,可采取项目教学、案例教学、情境教学、模块化教学等方法,推广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等新型教学模式,推动课堂教学革命。
(五)学习评价
教学评价拟建体现评价主体、评价方式、评价过程的多元化评价体系,邀请企业专家参与考核工作,共同制订考核内容和考核标准,重视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考核与评价。教学评价采用学生自评与互评、教师评价和企业专家评价相结合,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体系。教学评价包括对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关键能力三个方面的评价,权重可自行设计,各专项评价所采用的考核方式分別为专业知识的评价主要采取笔试的形式进行考核;专业技能的评价主要采取实际操作的形式进行考核,以课程在企业生产实际中比较典型和常见的工作任务作为考核内容(可以单人完成任务的方式考核或小组合作完成任务的方式进行考核);关键能力的评价主要以学生平时的综合表现进行考核,涉及情感、态度、意识、习惯、方法、合作和创新等,涵盖出動及仪容仪表、学习态度、计划可行性、工作态度与习惯、发现问题的敏捷性、处理问题的及时性、沟通能力和合作精神等方面的考核。
(六)质量管理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第一生命线。教学质量管理要更新观念,改变传统的教学质量管理方式;要依据本标准的要求制订本专业教学计划,配备师资、教材、教学资料和实训资源。制定校内实训课程管理规定,贯彻落实教育部、财政部分发的«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方法»加强教学过程性质量监控和考核评价, 依据专业核心课的标准评价教学水平。严格考试纪律,严把学生毕业关,严禁“清考”行为。
九、毕业要求
学生通过规定年限的学习,须修满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所规定的学时学分,完成规定的教学活动(包括实训实习)。且操行评定合格、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合格,方可取得毕业证。
十、附录
教学进度安排表(见七、教学进程总体安排)。
福建省柘荣职业技术学校
二〇二三年六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