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招 抓小放大:一花一世界,一树一菩提
唯其小,故有新;唯其小,故能集中笔墨,议之深入,叙之鲜活。如此抓小放大,大题小做,就不再有空洞肤浅、难以落笔之忧,文章也见厚实与出新。如以“温暖”为话题,一考生写:
温暖是家庭的其乐融融,温暖是同学的相互帮助,温暖是老师的热切关爱……
一鼓作气写了三个温暖,600字的文章,没有讲透一个点,如是角度过大,就难以集中笔墨,写来就空洞乏味,文章也就缺失清晰的思想和情感的力度。再看另一考生写:
温暖是我回家闻到的药香。
那天中午,我推开门,一阵药味直冲出来。我浑身一热,似觉严寒冬天里一阵暖风吹来,我听到电饭锅里突突的响声,看见奶奶躺在沙发上,四周被药香包围着。
奶奶得了肝病,腹部有了积水,卧床了三个月。每当看到她在床上用手摸着浮肿的腹部,痛苦地呻吟,全家人都脸色凝重。爸爸更是焦躁不安,好几次他在房间里暗暗流泪。爸爸十岁就没了父亲,是奶奶一个人艰难地供他读书,上大学。她辛苦了一辈子,如今家里吃穿不愁了,她却得了这个病。
奶奶卧床,生活不能自理,全靠着爸爸妈妈。今天我推开门,闻到这浓浓的药香,我知道奶奶可以自己下床了,可以自己蒸药了。我叫了一声“奶奶”,她朝我轻轻地应了一声。听到她平缓的回答,闻到这浓浓的药香,我感到温暖极了。(《温暖》)
此文抓住了一个小小的切口,再现生命的真切体验,题材新颖而脱俗,生活气息浓郁,予人情之震撼。
[!--empirenews.page--]
第二招 避实就虚: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转换视角,换用虚拟的视角来审视现实审视生活,以虚拟的材料来承载自己对社会对命题的思考,文章也就能新鲜脱俗,也就不再有失却亮点之忧。如以“____的期待”为题,有考生写:
第三招 切角另选: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转换切入角度,避绕常见的正面视角,文章便清新脱俗,情趣盈生,便见写作的睿智与灵气。
如以“我的老师”为题,很多同学都在写老师如何关爱同学们,如何营造诗意洋溢的课堂氛围,如何在我犯错后耐心劝导……如此写来,文章难以写出鲜明的个性,也就难以脱俗出新,而下二文则不同:
(1)家里保险丝断了,当老师的父母又很晚才疲惫地回到家。一见家里一片昏暗,父母就心生闷气。父亲说回到家找不到港湾的感觉,母亲说,只有你才有课题吗,接保险丝这男人的活儿也想要我一个女人去做,没门儿。两人吵了一会儿,爸爸拿起讲义夹就要回学校,妈妈也气咻咻拿起包:“你走,我也走,我回学校去。”我一见不妙,连忙把住门:“那我呢?”
(《吵架》)
(2)老师是个古板的人。十点钟,人们的夜生活才刚刚开始,老师一看手机,就要急着睡觉,说是第二天要早起。我说:“明天早上晚点起床不行吗?”他叹一口气:“咳,没法,我5点钟就会醒,我不去学校,我怎么也睡不着,我就烦躁不安。”我说:“你太有规律也不好,太累。”他摇摇头:“习惯了的,改变不了啦。”看他一本正经,我困惑不解:老师,怎么就跟我们不一样呢?怎么就这么另类?
(《另类的老师》)
(1)侧面落墨,便见情趣。文章从家庭失谐之一隅,写出老师的辛勤,充满了生活气息。(2)明贬实褒,展现出老师敬业的形象,趣韵绵长,面对这样的文章老师岂能不阅之一乐?
[!--empirenews.page--]
第四招 形式巧换:硕鼠硕鼠,无食我粟
作文时不用常见的议论文、记叙文的形式,而转换成日记、书信、演讲词、发言稿、辩论陈述词、采访记录、序言等来表达自己对命题和对生活的思考,令人见其写作的睿智与鲜活,也不再有让人产生审美疲劳的忧虑。如以“我看快餐”为题:
(1)我们感受快餐文化的冲击,有的同学捧着名著的简写本饶有兴趣地欣赏;有的急功近利地看着名著导读;有的津津有味地看着名著演绎的卡通漫画……
这是因为,一是同学们阅读的浮躁……二是同学们重理轻文,理科课业负担过重……同学们对快餐文化热衷,于传统文化就往往缺少准确地把握,试想,我们如果仅是浏览关于李白的作品简介,仅是吟咏李白佳句的白话译文,那么我们又怎么完整把握那些情感丰富诗意飞扬的生命?再说,在别人嚼过的馍馍里,我们又怎能嚼出本真的滋味?
于是我们一是需要加强老师的阅读引导,要举行名著读书会等活动,营建良好的阅读氛围……二是亟待提升同学们的名著阅读意识,让同学们面对生活的喧嚣,留几分沉静,留几分理性,翻卷经典名著,选择近距离感受作者流淌热血的文字……
(2)记者在校园里采访来访的作家杜言。
记者:你对我们校园文化建设,感到最大的忧虑是什么?
杜言:最大的忧虑是快餐文化的冲击,有的同学……
记者:为什么会有这种文化的冲击?
杜言:这是因为一是同学们阅读的浮躁……二是同学们重理轻文……
记者:为什么我们要拒绝快餐文化?
杜言:同学们对快餐文化热衷,于传统文化就往往缺少准确地把握,试想……
记者:拒绝快餐文化,您有什么期待?
杜言:我有两个期待;一是……二是……
(1)文章如此写来,四平八稳,难见脱俗的亮色。(2)文章以访谈的形式来表达对命题对生活的思考,形式转换了,文章也就脱俗而蕴含强劲的视觉冲击力,而不致令人审美疲劳。由此可见,同样的内容,不同的表达,艺术张力显见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