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家长教育经验交流发言稿

一、良好的家庭环境是孩子成长的基础

每一个做父母的.要时刻关注自己的孩子,要尽可能地熟悉自己的孩子,要善于探索、总结孩子的成长规律,只有这样,才能因人施教,因材施教。我们跟自己的孩子,除了是父子、父女、母子、母女关系外,更应该是知心朋友!我们应该了解自己孩子的理想抱负、兴趣爱好、喜怒哀乐,应该经常同自己的孩子沟通、交流,应该知道孩子每次的考试成绩,应该经常观察孩子心理、生理的变化……如果没做到这些,我们就不能算称职的父母和家长!

怎样才能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1、要有民主、和睦、文明的家庭氛围

家庭的和谐,是孩子快乐成长的源泉。我们每位家长,为了孩子要让自己的家庭充满温馨与快乐。

1)家长要时刻注意自己的示范和表率作用,在日常生活中给孩子树立正确的行为准则。孩子的模仿性和可塑性都很强,我们同孩子朝夕相处,我们的一言一行会对他们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孩子对我们的行为看在眼里,听在耳中,记在心上,并依此行事,逐渐形成孩子自身的良好行为规范。做为家长,在孩子面前我们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注意自己的言行,尤其不要因为孩子的教育问题争吵、抱怨。

2)把孩子当作知心朋友,相互之间理解信任,在家中我们与孩子是平等的,地位的平等增进了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情感,也建立了与孩子的相互信任,无论孩子在思想上还是学习上遇到烦心事,都想到向我们倾述,我们再竭尽所能的帮助、引导、解决问题。要满足孩子在家中的独立感,不要将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孩子,要合理保留孩子的参与权、选择权和话语权,使孩子切实感受到家长的关爱和尊重。要互相包容、互相体谅,给孩子提供一个温馨的成长环境。

有很多家长说自己的工作忙,没时间去管孩子的学习,去跟孩子沟通、交流,但是,我们忙来忙去为了什么?最终还是为了孩子,因为我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他们需要我们做父母的去关爱和陪伴。所以不论有多忙,都要抽出时间去关爱孩子,多陪陪孩子,多了解孩子的学习、生活、心理。要帮助孩子克服烦躁心里和怕苦畏难心理,纠正粗心大意的习惯;不以自我为中心,要经得起批评与挫折。

3)给孩子玩的空间,贪玩,是孩子的本性,我们不能简单粗暴地禁止,要正确引导孩子去玩,训练孩子在玩的时候有意识的提高注意力、观察力以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上网、玩电脑游戏,很多孩子都喜欢玩,也经常课后聚在一起谈论、交流游戏的内容,再者说如今是信息时代,网络是信息高速公路,不让孩子上网、了解网络知识是行不通的。简单的禁止或管的太紧容易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结果是适得其反。不管或管的不紧,孩子的自制力较差,容易沉迷上瘾,影响孩子的学习成绩。所以,家长需要帮助孩子选择一些内容健康向上的电脑游戏,可以在节假日、寒暑假适当地放松放松,并引导孩子正确上网、分辨好坏。

2、为孩子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

做好后勤保障工作,从孩子的穿衣,饮食给予无微不至的照顾。在孩子学习时,尽量做到不看电视、不玩游戏、不大声说话,努力为孩子创造一个安静、舒适的学习环境。

二、怎样与孩子交流、沟通与合作

1、要了解孩子的心理

初中阶段正处于青春期,孩子的心理、生理都发生着急剧的变化,初中时期他们的思维方式和心理具有以下特征:

1)、抽象的逻辑思维有了发展,但很大程度上还属于经验型的,在认识事物和考虑问题,还经常需要具体的感性经验来支持,认识还比较片面、容易受到他人的影响,经常凭自己的好恶来对待人和事。

2)、独立性和差别性已发展到一个新的水平,不满足于老师和课本中的解释,有时提出相反的看法,最喜欢争论,在家长面前更是如此,有时很片面,很有主见,有时自信到过分的程度。

3)、逆反心理比较重。当家长老师的总是觉得这个时期的孩子不如小学时期听话,很喜欢顶嘴,听不得大人的说教,知心话也不愿和父母说了,所以父母常骂他们“越长越调皮了”。实际上用教育学和心理学的观点分析,这是少年时期孩子的一种心理特征的反映,是人生第二次反抗高潮的具体表现,所以我们做父母的要明白孩子目前出现的一些问题是正常的,一方面对不违反原则的行为给予理解和宽容,不要大惊小怪,另一方面我们对这一时期的孩子在教育方法上更应该讲道理,态度不要粗暴,语言不要挖苦,要讲究分寸。如果还用小学时期的简单说教是不行的,父母要提高自己的教育方式和水平,使他们提高了认识又明白了道理,和家长统一认识,只要从内心服了,教育效果就是良好的。

 2、要尊重信任孩子

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是可怕的,哪怕父母与孩子之间也不例外。找时间跟孩子好好沟通,互相了解,换位思考,多给孩子一些关爱,要像朋友一样,只有这样他才会给你说真心话。孩子虽未成年,但他们也有独立的人格尊严,他们有表达内心感受、阐述自己看法的自由,做父母的应耐心地让孩子把话说完。

3,要有沟通交流的技巧

世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也不会有完全相同的孩子。在性格方面,有的内向喜静,有的活泼好动,有的低调退让,有的张扬好胜,有的急躁易怒,有的沉稳平和;在心理素质上,有的坚强,能承受屈辱和压力,有的脆弱.弄不好就可能走向极端,有的自信,相信自己的能力,有的自卑,胆小退缩自暴自弃;在兴趣能力上,有的兴趣广泛,知识广博,有的兴趣单一,知识面窄。所以,不能一概而论,要学会和孩子沟通交流。

尽量地包容缺点,要知道世界上没有完美的孩子,再完美的孩子都有自己的缺点的。纠正孩子的缺点时一定要注意考虑成熟,选择最佳地点和时机,让他易于接受,别伤自尊。

现在的孩子很聪明,也都知道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就是有时候也是自己管不住自己。所以,我们做家长的,批评时要注意方法、方式,不要唠叨,不要责骂,言语要切合实际,合情合理。少用命令的口气,多用商量的口气,耐心倾听孩子的想法,正确的积极的想法要肯定和鼓励。不要因为孩子的某些缺点或过失而责骂他,那样会造成孩子精神紧张,心里压力增大,产生自卑、逆反心理,甚至会做出过激的行为,要分析一下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反思一下有没有自己的责任。当孩子犯错误时,我们要批评教育,当父母错了,也要坦诚的认错。

多表扬,多鼓励,少批评,不指责。家长不要动则打骂,减轻孩子的精神压力,孩子有一点进步,就及时表扬他,使他今后做得更好。目前,孩子起早贪黑在学校读书确实也很不容易,他们的精神压力也比较大。所以我们家长不要动不动就说孩子,应该理解他们,体贴他们,如果孩子的精神压力过大,反而适得其反。要让孩子们从生活中学习,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批评之中,他就学会了谴责,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之中,他就学会了自信,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表扬之中,他就学会了感激。

三、关于学习方面:

1、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

要自信、乐观向上。高尔基说过:“只有满怀自信的人,才能在任何地方都怀有自信的沉浸在生活中,并实现自己的意志。”告诉他人与人是平等的,他不比别人差,激励他充满自信心,充满希望。极强的自信心,激发了孩子生活、学习的兴趣,激发斗志,促进孩子的健康发展。切实认可孩子制定的学习计划,给孩子充分自主权。

明白学习的目的,一个没有正确目标的人,就像一艘没有航行目标的船,永远漂流不定。帮助、引导孩子确立学习目标,做一个全面发展的优秀学生。

培养孩子勤奋的精神、积极的态度,要引导他们正确对待成功与失败、顺境与逆境.做到成功了不骄傲.失败了不气馁,顺境中不得意忘形,逆境中不怨天尤人。作为孩子,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是最棒的,然而不可能每次都是第一。“不积硅步,无以致千里”,不求孩子一蹴而就,只要脚踏实地做好每一件小事。可以不在乎结果,但必须重视过程。

2、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为什么要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教育家叶圣陶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一个好的习惯可以让孩子终生受用。

但是,良好习惯的形成是一个艰难的过程,要持之以恒。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需要家长正确引导和督促下才能完成。特别是孩子已经养成了一些不良习惯的时候,家长坚定的态度就更加重要,家长要从思想上对孩子的学习成长有相当的重视。不要以忙为理由,忽视孩子的教育。

1)主动、自觉的学习习惯。要改变孩子被动的“要我学”,形成主动地“我要学”。在小学阶段,一般都是家长督促孩子学习,那么,到初中时期,就需要有意识的培养孩子自己去主动地学习。

2)独立思考,善于提问的习惯。让孩子不仅喜欢去问问题,而且也愿意去自己主动寻找问题的答案,这对孩子的创造性思维及将来进一步学习都很重要。孩子在完成作业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遇到一些疑问,如果每一个问题家长都帮助解决,时间长了,孩子的依赖性就会越来越强。

为锻炼孩子独立完成作业的能力,我们要求孩子在完成作业过程中,对遇到的问题要自己独立解决,也可以查找资料或和同学讨论,确实解决不了的再去问老师或家长帮助,但是一定要真正、彻底的学会、明白。作业完成后要自己先进行检查改错,最后再由我们进行检查,对错误的习题,认真帮助他分析、查找错误的原因。

3)坚持学习的习惯,“坚持到底就是胜利”,这句话几乎人人皆知,但能够做到的却不多,特别是青少年,由于缺乏耐心与坚持精神,很多孩子一遇到困难就会放弃,事实上,只要在坚持一下,就会取得成功。例如有的孩子一遇到困难,就退缩想着放弃;有的孩子开始学习热情很大,但只有三分钟的热度,过段时间自己就放松了。

4)按时做事的习惯。拖拉、磨蹭的现象几乎在每个孩子身上都普遍存在,特别在写作业时,这是因为他们没有认识到时间的重要性,也没有意识到拖延的危害性,拖延会慢慢消磨人得意志,使人变得更加懒惰。当发现孩子有拖延的现象时,家长一定要坚决、及时的阻止,不能放任自流,同时采取多种方法使孩子改掉拖延的毛病。

5)认真学习的习惯,做事认真、严谨是成功的基础。一个孩子学习成绩的好坏,与是否认真有极大的关系,如果一个孩子智力正常,再加上认真的学习,那么他的成绩就没有理由不好。

3、如何引导孩子掌握好的学习方法

1)做好课前预习,课前预习是培养孩子自主学习能力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对孩子掌握新知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预习是一种积极主动地学习态度,预习是一种非常好的学习方法,如果孩子能够在课前预习,就能对将要学习的内容做到心中有数,提高学习效率和听课效率。预习虽然是按照书本上的内容进行,但是主要是通过自学来掌握关键内容,思考难点,尝试解决遇到的问题,这是对思维的一种有效锻炼。有效地预习能够使孩子带着问题听课,对自己不懂得内容会特别注意,如果发现老师讲的和自己想的不一致,就会认真听老师讲解,直到弄懂为止。


预习可以分为三类,一是整体性预习,在寒暑假期间,可以看一下下个学期的课本,对知识进行简单的梳理;二是阶段性预习,在周末把下一周要学的内容系统的看一看,哪些能够看懂,哪些不是太明白,哪些地方不懂,记录下来,在老师课堂讲课的时候,就可以做到心中有数;三是每天的预习,完成当天的作业后,结合当天所学的知识,抽时间把第二天的学习内容认真的阅读、分析,温故知新,一举两得。

2)向课堂45分钟要效率,课堂的听课效率直接影响着孩子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也影响着孩子对今后知识的吸收能力,同时还影响着对旧知识的深化运用和记忆。如何提高效率,一是学会自制、不要一心二用,二是集中注意力,抵制外界的干扰影响。

3)养成定时完成作业的习惯。什么是学习?学就是获得知识,习就是运用知识,在课堂上孩子们学到的知识,就需要通过家庭作业加以运用、巩固。

我们也始终将高质量完成作业作为孩子放学后的第一任务,即使在周末和节假日期间,时间比较宽松的情况下,也要求孩子将完成作业放在首位。做完作业后,可以看看课外书,或玩一会游戏放松一下。逐渐使孩子养成了及时、高效完成作业的好习惯。

不仅要关注孩子作业完成的质量,而且要关注孩子作业完成的时间,要把写家庭作业当做考试一样对待,抓紧时间、认真仔细,而在考试时,把考试当做写家庭作业,培养从容自信的心理素质。不是仅仅只看见孩子坐在书桌前,就不管他们在想些什么、干些什么。

4)鼓励孩子一题多解,然后分析比较。解题不在多,而在精,鼓励孩子找出新知识、发现新问题,也不讥笑提出浅显的问题。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我认为“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如果我们的孩子很少举手回答问题或从来都不问问题的话,那说明他在学习上有一种懒于思考,依赖老师、同学,或者是单纯死记、模仿等习惯。这样的话,孩子则是处在一种被动学习状态。

5)教会孩子做总结,把做错的作业、试题汇集整理。

有的同学只在作业或试卷上把错误改正过来就万事大吉了,这只做了一半,更重要的是分析做错的原因,只要把原因分析清楚,真正弄明白为什么错,再列举一些同类型的题做一做,那以后再遇到同类的题,就基本不会再错。

一个章节学完了,要总结知识脉络,梳理清楚,一学期结束了要总结哪些地方有进步,原因是什么?哪些地方做到不好或者退步了,分析失败的教训。

6)对成绩好一点的同学,可以选看一些竞赛题,达到开阔思路的目的,可以按自己的兴趣选看。对于稍差点的同学,家长要帮助孩子先搞懂书本上的知识,家长顾不上的,一定要鼓励孩子去问老师或同学,决不能放过不管,一旦养成畏难、放弃的习惯,就会逐渐产生厌学心理,那时再去纠正就很难了。

7)培养孩子广泛的学习兴趣,传递给孩子学习是快乐的事情。“天才就是强烈的兴趣和顽固的入迷”,“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保持孩子的学习兴趣是我们家长应悉心去研究的。

如果你培养了孩子学习的兴趣,你其实就成功了一半。孩子对任何事物的兴趣不是与生俱来,而是后天培养。

第一要正确引导选择孩子有价值的兴趣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要征求孩子的意见,让他们选择自己所感兴趣的。一个人如果做他感兴趣的事,那么他的主动性、他的潜能将会得到充分发挥。所以作为家长在对待孩子兴趣方面,应该掌握一套科学的、行之有效的方法,正确引导孩子。

第二帮助孩子建立兴趣持久性

孩子的兴趣表现出一定的不稳定性,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时常注意孩子的兴趣,因为孩子毕竟年龄小,自觉性很不强,更谈不上持之以恒,兴趣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有所改变。所以作为家长不能一时心血来潮,时而管时而不管。这样,就将事与愿违,反而会形成见困难就退,做事不能持久的坏习惯。但对待孩子也不要过分,不和别的孩子攀比,只要看到孩子的一点一滴的进步,都要及时鼓励,增强孩子的自信心。

第三支持孩子促使孩子兴趣广泛性

家长应该经常主动让孩子参加一些课外兴趣班,这样不仅可以丰富孩子的知识面,开阔孩子的视野,也可以培养孩子的求知渴望。同时还可以发展孩子的思维,进而提高孩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四培养孩子的兴趣特长要克服盲从,有的放矢。孩子的兴趣爱好既能增加孩子生活的乐趣,同时也有助于孩子综合素质的提高。但培养兴趣爱好,并不是多多益善,否则就会给孩子增加额外的负担。家长要针对孩子自身特点,找出适合孩子发展的项目,并应本着循序渐进、持之以恒、期望值不能过高的原则,使孩子的兴趣特长真正发挥陶冶情操、锻炼心智、减压放松的目的。

8)要教育孩子好读书、读好书,引导孩子读书是每个父母的责任,孩子一旦对读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会燃起求知的智慧之火。培养孩子读书兴趣,可以改变孩子的气质,也可以培养孩子高尚心灵。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让孩子变聪明的办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而是阅读,再阅读”。书陶冶了孩子的情操,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对记忆力开发,语言表达能力及逻辑思维能力有很好的帮助。家长在选择书时,除了照顾孩子的兴趣以外,面要广内容要积极向上。如科普书、史记故事、人物传记、名家名著、唐诗宋词等。每次读书的时候,不能流于形式,只是看个故事看个笑话,毫无收益,要让孩子自己去探索、分析、思考、记忆,这会让孩子受益终生。

热门关注:
责任编辑:

相关推荐

查看更多

学校热点

校园动态招生计划五年专中考资讯

学员关注

分数线学校答疑常见问题

初中起点四年制应用型大专招生学校

私人定制初中毕业升大学方案
×

添加老师微信咨询,添加时请备注姓名、年龄。

复制微信号:18960750936
×

添加老师免费咨询,添加时请备注姓名、年龄。

复制微信号:fjgkw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