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初级中学应届初三毕业生卫宇晴,考出了今年长宁区中考头名的好成绩。没想到的是,她小学毕业时是作为篮球特长生招入延安初中的。多年来,她运动学习两不误,坚持每天放学训练两小时,从不缺席。在校担任少先队大队主席等职务时,她多次代表学校参加市区级作文、书法、田径、短绳等比赛,均获得好成绩。
“体育特长生”,一个我国教育领域特有的名称,是相对于那些考试成绩出色的“学科特长生”而言的,也是学校的特招生。那么,如何才能让更多的特招生能像卫宇晴那样真正做到全面发展呢?体育特长会对人的一生有何积极作用呢?
体育不该是敲门砖
在小学生和初中生中遴选有运动特长的学生进入初中和高中,而且他们在录取时可以享受到文化成绩考核的降分优惠,这历来是我国初高中招生时的惯用做法。几乎每所初中、高中都会有体育特长生、艺术特长生、科技特长生等特招生。但是,学校每每会在体育特招生身上发现一个奇特现象。有的学生明明是因为学校看中他有体育专项特长才录取的,但一旦入学后,他们中有的人就会千方百计逃避训练和比赛,理由几乎都是千篇一律的“忙功课”。学校想要他们在各级运动会上争金夺银,他们却推三阻四。显然这些所谓的特招生,只是把体育当成进入名牌学校的敲门砖,一旦目的达到了,便与体育运动“分道扬镳”。
王从连是进才外国语中学校长,也曾担任了多年的进才中学校长。进才高中排球、游泳、围棋等项目很有特色,同样,进才外国语中学现在也每年会招进游泳、围棋等特长生,以实现初高中高水平运动项目的衔接。王校长说,的确会遇到一些功利的家长,报考时拍胸脯称一定会让孩子参加训练,入学后则慢慢远离了运动场。为此,学校使出了与特招生签约的招数,要求他们必须按约定参加校内外的运动竞赛,还要在体育锻炼、专项发展上起到引领和表率作用。“以此来与体育特招生订‘君子协定’,多少有些无奈。”王校长说。
关键是要家长支持
最近,2015国际校园足球邀请赛在沪举行。在期间举行的一次有关青少年足球的论坛上,有几个细节颇受人关注。
一个是徐根宝讲的两件往事。他说,小时候住在静安区,一条弄堂里居然有3支小孩子足球队。他在北京少体校当教练时,一天夜里正值唐山大地震,全北京城震感强烈,没想到第二天一早,家长们就把小队员们准时送到了球场,其中就有后来国足当红球星高洪波。
教育部体卫司司长王登峰也说了一件事。有一次他在日本考察,发现带着娃娃在野外活动的年轻妈妈,几乎没有穿高跟鞋的。原来,日本妈妈特别放手让刚刚学会走路的孩子就四处“撒野”,一旦有险情,不穿高跟鞋的妈妈可以立即奔过去。
延安初中校长严洁说,要告诉广大家长的是,卫宇晴是一个全面发展的学生,女篮的训练、社会活动的参与不会影响一个人的学习,反而能促进学习。而且,卫同学作为一个体育特招生,她能坚持训练,也是与家长的支持密不可分的。
运动有助调节心理
上海中小学体育教材主编徐阿根说,热爱体育运动不仅可以锻炼身体,还能起到调节心理、健康生活的作用,有时,心里有点郁闷、烦恼或者上火,到操场上做做运动,可以有效发泄许多不良情绪。“让孩子更多地与球类接触、与操场为伴,需要家长调整观念。从多年的教育实践来看,毕业后与老师走得近的,时常想回母校走走看看的,多半是爱好体育的同学。甚至将来走上工作岗位后能真正有所建树、和谐生活的人,也绝大多数是那些在校期间热爱运动的学生,因为他们从小就更阳光、更健康。”徐老师说。
前几年,虹口区北虹初级中学在六年级引入了击剑课和柔道课。吴佩芸校长说,增设这两项对抗性的体育运动的初衷,是觉得现在的孩子体力、耐力都很差,体质也都很弱,因此,想通过运动来提高学生的体质。“然而,试点这三年,我们有了意外收获。一方面孩子在体育训练过程中体会到了体育精神,学会了如何承担责任、团队合作,抗挫折的能力和毅力也变得突出了。另一方面,不少孩子意志力、体力都变得更好,学习注意力更为集中,而体力的增强也能够对抗学业繁忙带来的身体压力。”吴校长说,其实,对于初中生而言,学业要求还是相对合理的,整个学业进度的安排并不是要求学生把时间都扑在学习上,还是会有很多时间可以用于自己的爱好,其中就包括体育运动。尝到了“阳光体育”甜头的吴校长说,学校正在逐步扩大击剑、柔道的试点范围,并且陆续引入了篮球、花样跳绳、垒球等各色项目。
运动与学业正相关
体育运动有助于身心健康,这并非是一句空谈,而是有着科学的依据。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曾针对2000多名上海小学生做了一项身心健康的调查。“根据数据分析,我们意外地发现了体育运动和学业成绩有比较明显的正相关性,也就是运动频率比较高的孩子,学业成绩相对也会更好一些。”儿医中心儿童健康管理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张云婷说,为了让研究更深入,去年起,该中心将调查深入到了全市7个区县26所学校,采集了1.7万小学生的身心数据及详细的各类运动频率等。“目前,各项数据的初步分析研究均显示,随着孩子运动强度升高,学业水平升高会变强。”
以往的观念里,中国家长普遍对体育特长生有成见,认为他们“四肢发达头脑简单”,体育好的孩子通常成绩都不会太优秀。张云婷说,其实,在国际上体育对孩子的认知发育和学业成绩的影响已有了很多研究。“实验研究表明,有氧运动对大脑的脑功能和记忆能力都是有促进的。运动后,人体会分泌生长因子,不仅促进人体骨骼、肌肉的发育成长。其次,运动会对记忆功能等大脑信号增强都有益处。”
张云婷说,卫宇晴在初中三年从事的篮球运动,绝对就属于高强度的训练,有助于大脑的发育。因此,建议青少年每天至少进行60分钟以上的中高强度有氧运动,每周至少保证3天参加高强度运动。
微评
特长生和示范生
积木
中考生卫宇晴考了头名,但她竟是体育特招生,这很有些出人意料。好像体育特招生,天生不可能成为学霸。而这样的“个案”,又被儿童医学权威报告所佐证——体育运动与学业成绩呈较明显的正相关性。
通常,“优秀生”的帽子只戴在学霸头上。哪怕有的同学篮球打得再好、跑步速度再快,只要考试不灵,还是会抬不起头。
体育与考试成了两条平行线?“体育从娃娃抓起”每每难以真正落地,“德智体全面发展”也常常变成片面强调分数第一。问题主要还是出在我们的人才观、育人观存在着偏差,以至于体育尖子几乎很难与学霸们平起平坐。
要让体育特长生真正在校园里同样起到示范引领作用,我们还任重道远。如果卫宇晴这次没能考得第一名呢?她在学校还会像学霸一样受到同学的关注甚至仰慕吗?阳光不偏爱,让体育把孩子们培养得更阳光,让特长生能够真正成为校园里的示范生吧。这才是卫宇晴“个案”的普遍意义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