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数学命题老师最爱的32个陷阱

今天给同学们推送一份礼物,面对中考。让我看看中考数学卷中的一些套路—命题老师最爱的32个陷阱,这也是大部分同学容易犯错丢分的知识点,请大家对照这些知识点将相关内容再过一遍!相信看过这些后,即将要面对的中考数学题将不再有“陷阱”这样的题目就像没了牙齿的老虎。大家要在心理上轻视它态度上要重视它

一、数学式

因不注意运算顺序或者不合理使用运算律,陷阱1较复杂的运算中。致使运算出现错误。罕见陷阱是实数的运算中符号层层相扣。

注意所代值必需要使式子有意义,陷阱2要求随机或者在某个范围内代入求值时。罕见陷阱是候选值里有一个会使分母为零。

陷阱3注意分式运算中的通分不要与分式方程计算中的去分母混淆。

非负数的算术平方根,陷阱4非负数的性质:若几个非负数的和为0则每个式子都为0罕见非负数有:绝对值。完全平方式。

基本三角函数,陷阱5五个基本数的混合运算:0指数。绝对值,负指数,二次根式的化简,这些需牢记。

精确度和有效数字的概念要清楚。陷阱6科学计数法中。

二、方程(组)与不等式(组)

切记等式两边不能直接约去含有未知数的公因式,陷阱1运用等式性质解方程时。必需要考虑约去的含有未知数的公因式为零的情形。

许多人因忘记改变符号的方向而导致结果出错。陷阱2常在考查不等式的题目时候埋设关于性质3陷阱。

埋设二次项系数包括参数这一陷阱,陷阱3关于一元二次方程中求某参数的取值范围的题目中。易忽视二次项系数不为0导致出错。

首要方法是去分母,陷阱4解分式方程时。分数相当于括号,易忘记最后对根的检验,导致运算结果出错。

易忽视相等的情况;利用函数图象求不等式的解集和方程的解时,陷阱5关于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有解无解的条件。注意端点处的取值。

三、函数

陷阱1关于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埋设陷阱。注意:①分母≠0二次根式的被开方数≥00指数幂的底数≠0②实际问题中许多自变量的取值不能为负数。

一次函数图象性质与kb之间的关系掌握不到位。陷阱2根据一次函数的性质(或者实际问题、动点问题等)判断函数的图象出错。

陷阱3二次函数y=ax2+bx+c图象位置和参数abc关系。常在选择题中的压轴题来考查。

如表述为“函数y=ax2+bx+c这里因为没有特别注明是二次函数,陷阱4有些函数或方程的表述形式上埋设陷阱。所以一定要注意当a=0情况,如表述为“方程ax2+bx+c=0则该方程不一定为一元二次方程,故还要考虑当a=0情况。

罕见陷阱是当y取得最值时,陷阱5关于二次函数的应用题中。自变量x不在其范围内。

要注意看两点是否在同一分支上,陷阱6根据反比例函数性质比较大小时。若不在同一分支上,则直接利用正负情况比较大小;若在同一分支上,则利用增减性判断;若末明确点所在象限,要分类讨论。

四、三角形

注意其中的任何两边”最短距离的方法。陷阱1三角形三边之间的不等关系。

对应点或者对应边容易出错。注意边边角(SSA 不能证两个三角形全等。陷阱2论证三角形全等、三角形相似等问题时。

并且几乎每年必考,陷阱3关于等腰三角形的陷阱比较多。如在解决仅告诉某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而没有具体说明哪两条边是腰、那两个角是底角的计算与证明问题时,注意需分类讨论。

注意先确定直角或者斜边,陷阱4运用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计算线段的长、证明线段的数量关系、解决与面积有关的问题以及简单的实际问题时。如不能确定,需分类讨论。

确定底边对应的高容易出错(特别拿钝角三角形为陷阱诱导考生出错)陷阱5涉及三角形面积时。

五、四边形

如何灵活、恰当地应用。如利用性质“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时,陷阱1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判定。注意“同一组对边”这个关键词。

大家要善于利用已知条件画出所有可能的情形,陷阱2常通过条件中没有给出图形这一方法埋设陷阱。当题目中有不确定的已知条件时,要注意分类讨论。防止在解题过程中只看到一种情形,要注意全面考虑。

注意其中的不变与变化。陷阱3四边形中的翻折、平移、旋转、剪拼等动手操作性问题。

六、圆

特别是弦所对的圆周角有两种情况要特别注意,陷阱1对弧、弦、圆周角等概念理解不深刻。两条弦之间的距离也要考虑两种情况。

相切有内切和外切两种情况,陷阱2考查圆与圆的位置关系时。包括相交也存在两圆圆心在公共弦同侧和异侧两种情况,许多人容易忽视其中的一种情况。

同弧(等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陷阱3圆周角定理是重点。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90度的圆周角所对的弦是直径,一条弧所对的圆周角等于它所对的圆心角的一半。

七、对称图形

要充分运用其性质解题,陷阱1图形的轴对称或旋转问题。即运用图形的不变性”如在轴对称和旋转中角的大小不变,线段的长短不变。

关于直线对称与关于轴对称混淆。陷阱2将轴对称与全等混淆。

八、统计与概率

陷阱1求概率的方法:1简单事件;2两步以及两步以上的简单事件求概率的方法:利用树状或者列表表示各种等可能的情况与事件的可能性的比值;3复杂事件求概率的方法运用频率估算概率。注意频率与概率的联系与区别。陷阱2判断是否公平的方法是判断概率是否相等。

热门关注:中考数学命题老师最爱的32个陷阱
责任编辑:

相关推荐

查看更多

学校热点

校园动态招生计划五年专中考资讯

学员关注

分数线学校答疑常见问题

初中起点四年制应用型大专招生学校

私人定制初中毕业升大学方案
×

添加老师微信咨询,添加时请备注姓名、年龄。

复制微信号:18960750936
×

添加老师免费咨询,添加时请备注姓名、年龄。

复制微信号:fjgkw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