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福建省中考《地理》模拟试题及答案

  2015年福建省初中学业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1)

(地 理)

 

试题示例

例1.图1示意某地地形剖面,由图可看出,

该地地势特点是  (难度:容易)

A.北高南低   

B.南高北低   

C.西高东低     

D.东高西低

[答案] D

[说明] 该题考查的课程标准涉及 “运用地形剖面图,描述某一地区地势变化特点”。题目考查的是地形剖面和地势等相关知识、获取地理信息的技能和读图析图能力。题目创设了某地的地形剖面图及相关的图文情境,结合题意判断出该地的地势特点。

例2.图2示意某市2013年2月1120日气温的变化下4个日期气温差最大的是  (难度:容易)

 A.12日  

 B.14日  

 C.16日 

 D.18日

[答案] D

[说明] 该题考查的课程标准涉及“运用气温、降水量资料,绘制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说出气温与降水量随时间的变化特点”。题目考查的是气温日较差及统计图的相关知识、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和计算技能。题目创设了某市气温变化及相关的图文情境,根据所学的知识判断得出结论。

例3.3示意内蒙古自治区植被景观分布,读图完成46题。  (难度:容易)

4.内蒙古自治区的植被变化从东往西大致是

A.森林草原荒漠 

B.荒漠森林草原

C.森林荒漠草原 

D.草原森林荒漠

5.据图推断内蒙古自治区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大致是

A.南多北少     B.北多南少

C.东多西少     D.西多东少

6.内蒙古自治区最主要的农业生产部门是

A.林业         B.牧业

C.种植业       D.渔业  

[答案] A、C、B

[说明] 该题组考查的课程标准涉及“运用资料,说出我国土地资源的主要特点,理解我国的土地国策”、“运用资料,说出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以及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用事例说明四大地理单元自然地理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题组考查的是植被景观(土地资源利用)的空间分布、影响植被分布的主要因素、我国降水量的空间分布规律以及自然地理环境对生产的影响等知识;主要考查的是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归纳、分析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考查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人地关系、因地制宜的观念。

题组创设了植被景观分布的相关图文情境,根据所学的知识,归纳植被分布变化的大致规律;分析影响植被分布规律的主要因素,并结合我国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规律,推测该区域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根据所学知识判断该区域内因地制宜发展的农业部门。

 

 

例4.图4示意某山地的局部等高线分布,读图完成7~8题。

7.若AB两地的图上距离为4厘米,其实地的水平距离是  (难度:容易)

A.100米         B.200米

C.300米         D.400米

8.AB两地间建有空中索道,乘索道从低处往高处行走的方向是  (难度:中等)

A.由北向南    

B.由西北向东南

C.由南向北    

D.由东南向西北

[答案]  BC

[说明该题组考查的课程标准涉及“在地图上辨别方向,判断经纬度,量算距离。”第7题考查的是比例尺的相关知识、获取地理信息及地理计算的基本技能。该题创设了某山地局部等高线分布的相关图文情境,根据AB的图上距离计算实地的水平距离。

8题考查的是地图和等高线等相关知识、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及调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判断的能力。题目创设了某山地局部等高线的分布及相关的图文情境,通过河流流向或者地形部位判断AB两地的地势高低,再通过指向标判断索道从低向高行走的方向。

 

5. 小亮同学计划暑假从西宁乘火车到拉萨旅行,请帮助他完成旅游攻略。

信息准备:青藏高原素有“世界屋脊”之称,地高天寒,雪山连绵,牛羊成群,青稞飘香。

物品准备:羽绒服、登山鞋、氧气袋、药品、照相机、铁路沿线景点分布示意图(图5)。

 

 

 

 

 

 

 

 

 

    1)青藏高原位于我国地势第      级阶梯,由于海拔        ,形成独特的高寒气候。(难度:容易)

2)高原地区太阳辐射强烈,为此小亮还需准备         等物品。(写一种)(难度:容易)

3)西宁是       省的行政中心。小亮将乘坐火车沿           铁路行进,沿途他可以游览全国最大的咸水湖泊        、拉萨著名的藏传佛教建筑       等旅游景点。(难度:中等)

4)为保护青藏高原的生态环境,小亮在旅行途中应该注意的事项有       

        等。(难度:容易)

[答案]

(1)一    高

(2)太阳镜(或太阳帽、防晒霜等防晒物品)

(3)青海    青藏    青海湖    布达拉宫

(4)不破坏植被,保护野生动物等(言之有理即可)

[说明该题考查的课程标准涉及“举例说明区域内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和“用事例说明四大地理单元(青藏地区)自然地理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该试题以“西宁乘火车到拉萨旅行”为情境,考查了区域的地理位置、地形和气候两个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关系、自然环境对生活的影响等知识。第(1)~(3)题考查了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及调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判断的能力,第(4)题通过生态环境保护的事例考查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的地理观。该题创设的情境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要求学生能用所学地理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体现了 “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的新课程理念。

例6.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拟探究“河流对城市分布的影响”。图6、图7分别示意中南半岛主要城市分布、福建省主要城市分布,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读图6完成下表:(难度:容易)

首都

附近河流

河内

红河

________

湄公河

曼谷

________

 

 

 

 

 

归纳:中南半岛城市大多分布在        附近。

 

 

2从图7可看出福建省主要城市多分布在________流域的干支流沿岸。(难度:中等)

(3)指出影响上述城市分布的条件。(难度:较难)

有利条件: 

A.地形平坦,为城市提供建设用地;

B                           

C.                           

不利条件:

                               

[答案1)河流;(2)闽江;(3)有利条件:B.河流流经城市,为其提供充足的生产生活用水;C. 河流运输便利;不利条件:位于河流沿岸,洪涝多发。

[说明该题考查的课程标准涉及“运用地形图说明某地区河流对城市分布的影响”。题目考查的是地图知识、区域地形、河流等自然环境对城市分布的影响等相关知识,考查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是人地协调、因地制宜的观念。第(1)小题考查的技能与能力是获取该区域城市分布等相关信息及归纳能力;第(2)小题考查的是运用第(1)小题归纳得出的结论对福建省主要城市分布进行逻辑推理的能力。第(3)小题考查的能力是综合分析地形、河流等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中的作用以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题目创设了以探究活动的形式呈现图文情境,根据题目的问题,分析得出结论。

 

 

 

 

 

热门关注:2015年福建省中考《地理》模拟试题及答案
责任编辑:www.555edu.net

相关推荐

查看更多

学校热点

校园动态招生计划五年专中考资讯

学员关注

分数线学校答疑常见问题

初中起点四年制应用型大专招生学校

私人定制初中毕业升大学方案
×

添加老师微信咨询,添加时请备注姓名、年龄。

复制微信号:18960750936
×

添加老师免费咨询,添加时请备注姓名、年龄。

复制微信号:fjgkw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