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工不比教授“矮”

 春节前夕,青岛市委市政府作出决定:授予许振超等7名一线技术工人“拔尖人才”称号,并与同时获得这一称号的143位名教授、名专家、名医生等高级知识分子享受同等待遇。连续两届获此称号者,还将被授予“资深专家”称号。
    授予工人“拔尖人才”、“资深专家”,像尊重名教授、名专家一样尊重工人。青岛市的这一举措,改变了以往从知识分子群体中选拔拔尖人才的惯例,对于破除传统的人才观念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
    市场经济的竞争,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人才的竞争。但长期以来,由于在人才观念上存在着严重的偏差,不少人总把学历文凭、专业职称与人才划等号,认为学历文凭高、专业职称高就是高层次人才。一些单位用人重学历、轻技能,动辄非本科不用,有的甚至非硕士、博士不用。一些家长在孩子升学上,抱住大学不放,不屑技工类学校,认为当工人技术能力再强也成不了才。这种观念,必然导致我国工人队伍出现“技术断层”,工厂出现“技工荒”。去年珠三角、长三角和环渤海工业圈许多工厂招不到技术工人,上海某单位甚至开出40万的年薪,聘请日本技工来沪打工,就是一个佐证。
    人才是什么?人才就是有才识和学问的人。才识指的是才能和见识,学问指的是知识,人才的基本标志即知识和能力。有学历文凭不等于有知识,有知识也不等于有能力。如今高学历低能力的人比比皆是。技能的含义是运用知识和经验执行一定活动的能力,虽不等同于知识,却以知识的获取为前提,否则就谈不上对知识的运用。反过来说,知识的价值最终要靠技能来实现。在我国工人大军中,许多人立足本职,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他们没有文凭、职称,照样做出了惊人的业绩。如创造世界航运界集装箱装卸纪录的青岛港集装箱码头技师许振超,靠自学获得56项技术创新成果、创造经济效益3000多万元的鞍钢化工总厂工人李晏安等,我们有什么理由将他们排斥在人才之外?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推进和全球竞争的日益加剧,技术工人的价值越来越显得重要。国外发达国家高级技工占技工总数的30%至35%,而我国高级技工总数还占不到5%。这已成为制约我国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的瓶颈。要改变这种现状,最根本的就是树立正确的人才观,把培养和造就高技能的工人提高到战略的高度来认识,从政策上为高技能工人的脱颖而出创造有利条件,努力营造尊重技术工人、尊重工人的社会氛围,让技术工人享有公平的待遇。
    这正是青岛市授予技术工人“拔尖人才”称号的示范意义之所在。

热门关注:
责任编辑:

相关推荐

查看更多

学校热点

校园动态招生计划五年专中考资讯

学员关注

分数线学校答疑常见问题

初中起点四年制应用型大专招生学校

私人定制初中毕业升大学方案
×

添加老师微信咨询,添加时请备注姓名、年龄。

复制微信号:18960750936
×

添加老师免费咨询,添加时请备注姓名、年龄。

复制微信号:fjgkw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