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中考了,有一个别人家的娃突然微信我问我问题。
因为她从别人口中得知,我是美校毕业的,而她也特别喜欢美术,同样临近中考她一直在是考美术中专还是考普高中纠结。
由于经常接触关系,我知道这个娃的功力不差,但是如果要参加艺考还是要经过系统的考前训练。
于是,在某一天是夜晚我和她进行了微信长谈。
我问她:你是因为喜欢,还是因为要逃避艰苦的课业?
在这一点上,不仅是学生更多是家长视美术画画为一种逃避的途径或者是较容易的捷径,甚至是青蛙们的热门选择。
想当年,在学校里处理中不溜的我,也属于青蛙,是老师口中的那一种放在人堆里立马找不到的孩子,唯有美术一项是出类拔萃,然而这与中考并没有什么用。
现在回想起来美术与我也就是短暂逃避课业压力的隐秘花园,画画在那个时候确实起到了放松的作用。
然而执意要考美专前,美术老师和我长谈了一次,我记得她说:“之前只是因为你喜欢,现在开始你一旦选择了,之后的人生方向就确定了,你可不要后悔!要记住了选择这个行当,你不是为了不想读书”
当时我觉得这个方向就是人生的方向了,自已报名参加了艺考。
记得当时还有毕业考,我的成绩和直升本校的分数线只差一点点,老师的意思是参加裸考,我一定是可以的,当时我一门心思的想学美术。艺考成绩出来发现我排在前几名,学校通知不用再文化考试可以直接录取,只要原学校同意放行。
我当时拿着录取通知书找校长,校长也说了一句:“如果怕读书苦,就走这条路,以后你会后悔的哦”
我当时不明白,喜欢和逃避的区别,真的不明白,我在别人发奋苦读的时候,愉快的去玩了。
在华山的二年里,我很愉快,因为在那个学校里,我的文化课一定是拔尖的,我都不用复习都可以考第一,专业类因为是基础我也是很轻松的过关,这是美好滋润的二年,美好的我连体重也增加了不少。
到了第三年,我们进入了创作阶段,在产品设计过程中,我不但遇到了文化短板,也遇到了更无法逾越的鸿沟,那就是自已本身所处的阶层而产生的短浅见识。
文化短板可以用读书来填补,见识是需要经历的,是需要走出去多看多听的,是需要广泛的涉猎的。
曾经,设计一款手袋,老师让我用褶皱的纹理来做,我一直没有理解,所以交上去的作业,老师一直摇头。
事后,他给我看三宅一生的作品,再看欧洲设计师的作品,再从欧洲中提出德国的和意大利的设计作品,让我进行对比。
我一下子豁然开朗,老师又讲单纯的抄袭仍然是有问题的,在她看来,我连抄都抄不会。
因为我没有办法理解每个设计风格的文化内涵,无法理解当今的设计风尚和过去的时尚的联系,以及那个国家的历史和文化之间的联系。
还有一次,是包装设计基础课,老师要我们给一枚灯泡做设计,我们纷纷快速的做好,老师拿我们作业,装进一个灯泡,然后往地上扔,碎者,不及格重做。
然后我们重做了很多次,老师最后说:孩子们你们知道有一门叫做物理吗?没好好听过课吧!
呵呵,读书有时候是痛苦的,不读书所拉下的账,总会有要还的一天!
于是我华山毕业千辛万苦的考了大学,但由于考的是美术类大学,理科方面的知识还是缺的,毕业后这方面的短板显而易见,后天再补也是捉襟见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