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教授张汝伦:父母应该担当起教育子女第一重任

  上海中考网张汝伦是复旦的特聘教授、哲学学院博士生导师,也是上海市中西哲学和文化比较学会副会长。许多听过张汝伦讲座的人都对他精彩的讲课内容和犀利的风格印象深刻。我和他相约复旦大学光华楼,他的办公室,听他谈了作为一个父亲的亲身经历与思考。

 

  道德大课比分数更重要

 

  英国老师却给了孩子一个差分,理由是“我刚才看到,某某老师和你面对面走过的时候,你没有和那位老师打招呼。社会不欢迎不尊重别人的人”。

 

  到底该不该把小孩子送去国外念书,什么时候送出去最合适?谈到孩子的教育,这是困扰很多家长的一个问题。

 

  “我出去讲课,总有家长抓住我问这样的问题。我也是家长,和这些提问者的感受是一样的,在现在这样全球化、开放的世界,我认为,有一个国外学习的经历是必要的一环,甚至可以说并不是可有可无的。很多东西,只有在那个环境中,才能有一种直观的感受。在年轻的时候,接受一些不同的教育,好处太多,已不用我多说。”

 

  “一些早早就把孩子送出去念书的家长,往往是出于对国内教育的不满。”他认识一对研究生毕业的夫妻,两人发现,身边的一些高档幼儿园内,孩子间攀比的风气很严重,孩子回来交流的都是“昨天来接谁谁谁的是什么车,今天又有一辆更好的车来接某某小朋友”,孩子的品性从小就坏了。于是,夫妻俩决定要把孩子从小送到国外去念书。当然,还有一部分是出于对国内应试教育的不满。

 

  “为什么这么多年,国外教育始终深深吸引着一些国内的家长?因为他们教育里面的一些东西确实是我们所没有的,或者说是有差距的。”

 

  张汝伦的一位朋友,在儿子14岁时把儿子送去英国读书,一堂历史课上,孩子对于历史事件的分析有理有据,又有自己的独到见解,显而易见应该是一份能得高分的作业,但英国老师却给了孩子一个差分,理由是“我刚才看到,某某老师和你面对面走过的时候,你没有和那位老师打招呼。社会不欢迎不尊重别人的人”。

 

  这个孩子在英国高中读高二时,老师带领大家前往剑桥大学听了一堂课,他后来在和爸爸的一次谈心中提到这堂课是这么说的:“爸爸,你为了送我去英国读书,花了十几万,就是这堂课,让我觉得这十几万花得值了!”

 

  张汝伦说,这是一个很普通的例子,但很能够说明问题。

 

  我们的老师,能做到像那位英国老师那样,用一个“差分”,四两拨千斤地,给孩子上一堂“道德大课”吗?

 

  我们的高中校长,能做到把高中生的队伍拉到我们自己的高等学府,去听一堂真正的“明”师所讲的大课吗?

 

  当然,国外的教育也有好有坏。送孩子去读,不能盲目地送,要擦亮眼睛。比如美国的基础教育,通常私立学校的教育质量要比公立的好。家长们送孩子出国读书前必须要做足功课。

 

  从小学习“人际交往”大课

 

  “因为孩子最终是要面对社会的,他们必须尽早学会的一堂大课就是——‘人际交往’,其中包括‘多为别人考虑’,否则到最后真正吃亏的仍将是自己。”

 

  站在一个父亲的角度,张汝伦也亲眼看到了东西方教育的差别。

 

  由于早年曾在德国教学,儿子跟着他在德国念小学。“德国的小学很有意思,基本上都是带着孩子们在玩,参加各种活动,真正花时间在课堂上学习好像要到高中才开始。”

 

  一天,儿子带着一封德国老师手写的信件转交张汝伦,信中所写的大致意思是,您儿子参与各种活动,总要排在第一个,家长能否与孩子谈一谈,希望孩子能够多多考虑到别人,也给其他同学一些机会。

 

  “当时看到这封信,说实话很吃惊,因为在国内,老师是绝不会写这样的信件给家长的。大多数国内的家长如果收到这样的信件,估计也都会觉得这个老师怎么这么小题大做。但事实上,德国的教育就是如此,德国老师认为这不是小事,而是值得郑重与家长沟通的、必须对孩子进行教育的大事。因为孩子最终是要面对社会的,他们必须尽早学会的一堂大课就是——‘人际交往’,其中包括‘多为别人考虑’,否则到最后真正吃亏的仍将是自己。”

热门关注:复旦大学教授张汝伦:父母应该担当起教育子女第一重任
责任编辑:www.555edu.net

相关推荐

查看更多

学校热点

校园动态招生计划五年专中考资讯

学员关注

分数线学校答疑常见问题

初中起点四年制应用型大专招生学校

私人定制初中毕业升大学方案
×

添加老师微信咨询,添加时请备注姓名、年龄。

复制微信号:18960750936
×

添加老师免费咨询,添加时请备注姓名、年龄。

复制微信号:fjgkw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