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圣归来》看教育:孩子其实和大圣一样

  上海中考网国产3D动画片《西游记之大圣归来》自上映以来,从一开始的票房惨淡,到如今广受好评。其实,这部影片反映出很多亲子教育的问题,来看教育专家鲁鹏程是如何解读《大圣归来》中的教育问题。

 

  “这是我见过最酷的孙大圣!”“这是我见过最勇敢最呆萌的小唐僧!”国产3D动画片《西游记之大圣归来》上映以来,从一开始的排片稀少票房惨淡,到如今逆袭“小花”,广受好评。

 

  携孩子前去观看的家长表示,过去进影院观影是陪着孩子看动画,而这次自己也很带感:“3D效果十分棒,画面很美,孩子会伸出小手摸那些萤火虫!”

 

  “看完电影,觉得我家孩子也像江流儿一样,其实给了我很多正能量。”

 

  该片突破原著的束缚,将孙悟空赋予更多的人性光辉,侧重悟空和唐僧等人的心路历程,讲述了一个关于前世今生的故事,构建了童年唐僧与孙悟空、猪八戒的情谊。

 

  同时,这部影片也反映出亲子教育的很多问题:

 

  一、陪伴 高质量的陪伴是非常有必要的,

 

  陪伴是最好的教育。

 

  因为影片中的江流儿从小就缺少父爱,更没有母亲的陪伴,虽然有师父收留他,但这仍旧不能改变他是孤儿的本质。他渴望跟人交流,渴望寻找父母的陪伴。所以,在遇见孙悟空时,他仿佛找到了久违的父爱,尽管孙悟空是一个“颓废大叔”的形象,但活泼、好动的江流儿总是希望能跟他在一起。

 

  这就给我们做父母的一个提醒,就是我们的孩子需要陪伴,这种陪伴不仅仅是要求我们身在孩子旁边,更要求我们的心在孩子身上。放下手机,放下网络,走到孩子身边,跟他一起游戏,一起交流,一起成长,要能接纳孩子的情绪,要能站在他的立场思考问题,也要尽可能地满足孩子的内心需要。

 

  如果我们能够有更多时间陪伴在孩子身边,给他精神上关爱,身体上的拥抱、抚慰等,孩子无论如何都不会有爱的饥渴感,他心灵精神都是富足的。孩子感受不到来自父母等周围成人的关注与关爱,他的内心将会是冷漠的,他的心灵是会有伤痕的。

 

  所以,无论如何,都不要给孩子冷漠!不要让孩子成为心灵上的“留守儿童”!

 

  二、信任与鼓励

 

  在影片中,江流儿自从知道孙悟空后,就一直不断在赞扬孙悟空的伟大,虽然不是故意而为之,但的确是激励了孙悟空;江流儿对傻丫头说“有了大圣就什么都不怕了,大圣会保护你的”等,也是对孙悟空的信任及鼓励。而受到信任与鼓励的孙悟空就像被唤醒了一般,最终“换”了一个人,成就了“大圣归来”。

 

  由此可以发现,孩子之于成人的信任与鼓励都能发挥如此之大的作用,那成人之于孩子的信任与鼓励,会有更大的效果。其实,在家庭教育这个问题上,鼓励是双向的(再多说一句,狭义的家庭教育是指父母等成人之于子女的教育;而广义的家庭教育是指家庭所有成员间的相互影响与教育,也就是说,包含子女对长辈的影响)。

 

  当然更多的鼓励应该是成人给孩子的,毕竟孩子的力量比成人小很多,来自于成人尤其是父母的鼓励,会给孩子极大的信心、勇气和力量。得到鼓励、认同与信任的孩子,从小到大,心理会比较积极主动、健康,心理伤痕会比较少,一生也会少很多挫折,即使遇到困难和挫折,也有足够毅力与方法去克服!

 

  三、身份确认敏感期

 

  孩子在四五岁的时候,一般会喜欢模仿孙悟空、蜘蛛侠、超人等英雄角色,女孩一般喜欢模仿白雪公主等柔性角色,其实这是非常正常的,因为这表明他们正在处于“身份确认敏感期”,是想通过“我是谁”这个问题来给自己定位。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也会将偶像的良好特质吸收进来,所以,父母应该好好利用这个机会,借助孩子的模仿,培养他良好的人格特征。

 

  当孩子有类似模仿行为时,父母应该宽容一些,最好不要做过多的干涉,更不应该强行禁止,有需要的时候还可以配合他一下,让他能在自己的英雄或者公主“生涯”中愉快地度过。

热门关注:从《大圣归来》看教育:孩子其实和大圣一样
责任编辑:www.555edu.net

相关推荐

查看更多

学校热点

校园动态招生计划五年专中考资讯

学员关注

分数线学校答疑常见问题

初中起点四年制应用型大专招生学校

私人定制初中毕业升大学方案
×

添加老师微信咨询,添加时请备注姓名、年龄。

复制微信号:18960750936
×

添加老师免费咨询,添加时请备注姓名、年龄。

复制微信号:fjgkw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