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网6月23日讯(海峡都市报闽南版记者 黄晓燕 李晓蓉)昨天,泉州中考进入第二天,天气依旧炎热,但考试结束后,大多数考生都面带笑容,边走边聊天,好像考得不错。
在昨天的两场考试中,学生们普遍反映,数学最后两道“大题”有难度,而政治和历史是开卷考试,试题灵活,考生们大多觉得比较容易。
今日上午,待物理和化学两科考完后,中考将落下帷幕。7月5日,所有学科评卷老师都将到位,开始网上评卷,预计考生在7月18日至20日,可以查询成绩。
【考生感受】
数学压轴题有难度
政治历史答案好找
“数学基本都会做,只是最后两道大题的最后一个步骤都有点难度。”当天上午11时许,考试结束后,泉州九中考点外,几名考生在讨论着考题。
“总分150分,我大概能考个140分吧!”泉州一中的黄同学说,考完后,大家相互聊一下,好多人都认为数学卷最后的“大题”稍微有点难,不好作答,“耗了蛮多时间在倒数第二题上面,最后一题还差点来不及做”。泉州现代中学的林同学称,虽然最后两道题有一定难度,但卷子主要还是考基础题,只要仔细作答,一般能拿到不错的分数,“感觉还是挺顺手的,上140分应该不成问题”。
相比于数学科,昨日下午的政治、历史开卷考试,许多考生感到“很轻松”。考生普遍反映,虽然时间有点紧,但试题的答案,都能在书本上找到答案。“政治有考关于‘中国梦’和‘维护钓鱼岛国家主权’方面的题,老师在平时给我们印了好多资料,答题不费劲。”泉州九中考生许同学说。
【学科点评】
●数学:用“题海”战术难得高分
泉州中考命题组专家称,与往年试题相比,今年数学试题更重视“发展性”与“能力甄别”,展现数学的课程理念和教育价值,倡导教师重视“过程教学”及“能力培养”。
命题者从学生熟悉的背景入手,创设出层层深入的新情景,让学生在一个全新(公平)的情景中,归纳、思考、发现、解决问题,这种命题方式,靠“题海”训练和强化记忆很难获取高分,更能客观真实反映学生的学习能力、应用能力和创新意识,引导师生摆脱“题海”。
另外,今年的数学试题中,包含如“中国梦·泉州梦·我的梦”主题教育、“科技创新制作”、“保护水资源”、“地球绕太阳公转”等内容,富有时代气息与教育价值,且图文并茂,生动有趣,让数学走进生活,更让数学深入人心,对体现义务教育数学的普及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有利于激发学生数学兴趣、关心社会,培养自主学习和应用数学的良好习惯。
●政治:突出时政热点题目具有开放性
今年政治试题知识点覆盖面较广,总共涉及40个知识点,并具有一定区分度,试卷难度等级为8∶1∶1。内容结构分布上,时事占20%;“成长中的我”占15%;“我与他人的关系”占25%;“我与集体、国家、社会的关系”占40%。九种能力全部考查,努力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试题紧密联系社会热点,着重考查“党的十八大、两会等会议精神、实现中国梦、维护钓鱼岛国家主权、学习感动中国人物”等内容,把时政热点和学生实际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关注时政热点。试卷版面图文并茂,温馨提示,创设生活情景,关注学生的成长和生活体验,尊重学生个性差异;设问指向明确、有梯度,设置一些开放性的题目,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有话可说,有感而发,启迪感悟,考出学生的信心。
命题在非选择题的设计上,精心设置“成长中的我”、“我与他人的关系”、“我与集体、国家、社会的关系”等考核内容,营造一个和谐、愉悦的氛围,让考生在轻松愉快的心境中答题,进一步领略学习的乐趣。
●历史:渗透爱国教育泉州乡土味浓厚
今年中考历史立足课本,面向全体学生,重视考查学科的主干知识,体现基础性。试题难度严格依照考试说明规定的8∶1∶1命制,内容区分上,《中国历史》(含乡土历史)占60分,世界历史占40分。
中考命题组专家表示,中考历史考题,在知识与能力考查中,渗透反对侵略、勿忘国耻等价值观教育,如以日本侵华战争时期的罪恶——731部队在哈尔滨进行活人细菌试验、2013年5月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乘坐编号“731”的教练机视察自卫队基地等为素材命题。
除此之外,命题还重视了泉州乡土历史的考查,体现了地方性。如选择题中,“1683年夏,率清军渡海、为统一台湾做出重大贡献的泉州籍历史人物是?”以此纪念施琅率军统一台湾330周年,说明宝岛台湾是我国的神圣领土,学生可从中领悟泉台关系源远流长,激发学生的爱国、爱乡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