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有关奥数是非的议论中,最有发言权的,应该是那些作为学生参加过奥数的亲历者。今天(7月23日),本报记者就联系到这样几位“过来人”。他们大多对奥数怀有相当不错的好感,但特别反对以功利的心态对待奥数。
王菘,1990年、1991年连续两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金牌获得者。这位曾被其教练称作“像陈景润般的数学天才”,如今依然在中科院专攻数学,已是有一定名气的数论专家。
不巧的是,由于王菘近期有一大堆的会议和学术活动要参加,记者没能采访到他。
“可以采访我。”当得知记者想采访奥数选手时,中科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综合处小许毛遂自荐。原来,文科出身的她也曾在高中时参加过奥数培训和比赛,并获得山东省优秀奖。
奥数比赛有全国小学数学联赛、初中数学联赛、高中数学联赛。初赛只要报名都可以参加,初赛的10%左右可进入省决赛,初赛的5%左右参加省决赛可获一、二、三等奖。
小许告诉记者,他们那一年山东省共有800多人参加全国高中数学联赛,最终得奖的也不到40人,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优秀奖30名。
如果孩子有一张奥数奖状,哪怕是个优秀奖,也会被家长当成分量极重的“敲门砖”,而一些重点中学甚至大学,往往也会十分留意学生手里的这个“硬通货”。
如今说起那段经历,小许仍流露出很强的自豪感。
“但学奥数,并不代表就要从事与数学相关的工作。”小许本科转读文科,上了广告学系;她获奖那年的山东省第一名被保送到南京大学数学系,本科毕业后去斯坦福大学念了商科。
“与我一同参加奥数培训的同学,他们现在所从事的行业,像金融、计算机、密码安全等,还都跟数学关系挺密切的。”林海(化名)曾是1998年全国高中数学联赛福建省第二名,目前在北京市某中学当数学老师。
在他看来,奥数选手从事与数学相关的行业更有优势。“我们那个奥数培训小组里的大部分人本科都学了数学。”
“本科选数学专业,倒未必真的很喜欢数学,只是说因为奥数得过奖,想当然就报了数学系。”林海的同学陈明(化名)目前在上海的一家网站担任系统架构师,他认为,像王菘那样一直留在专业领域的奥赛选手是极少数。
“指望奥数提高国家整体数学水平也不太现实,就像常在奥运会上拿奖,并不代表我国的体育水平已经很高。”陈明直言。
奥数的初衷,是要激发青少年对数学的兴趣,促进创造性的思维训练。通过竞赛达到使大多数青少年在智力上有所发展、在能力上有所提高的目标,为少数优秀的青少年脱颖而出、成为优秀人才创造机遇和条件。
林海学奥数纯粹是兴趣使然,“从小就对数学很感兴趣,数学一直学得还不错”。
当年,学校老师从班里挑选数学成绩比较好的学生,小学每个班挑一两个,初、高中每个班挑两三个,利用课余时间甚至寒暑假组织奥数培训,不收取任何费用。
刚开始接触奥数的时候,陈明并不知道奥数是什么,只是感觉很新鲜,“跟平时课堂上学的数学不太一样,而且参加奥数的都是数学‘尖子’,满足了小小的虚荣心”。
陈明从小学五年级开始接触奥数,一直到高三没有间断过。“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寒暑假基本上都在学,但最后也没有保送,多少有点不值。但如果这部分时间不学奥数的话,可能也玩掉了。”
跟数学已经完全不沾边的小许觉得,自己学奥数的投入产出不成比例,不过,她坦言:“也不是白学的,不经意间就会有作用。”除了运算技巧,奥数对于培养学生严密的逻辑思维、灵活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都有帮助。
真正出成绩的,只是少数,但奥数对思维的锻炼却为接触过奥数的人所公认。
“奥数本身不是问题,而是现在对待它的态度和方式不太妥当。”林海说,他们当时虽然也有为了加分、保送而学的,但一旦发现自己不是“那块料”就放弃了。
“现在学奥数的太多了,只要是个初中生应该都接触过。”林海发现,大部分就是为了升学,即使孩子不适合家长也要“砸钱”试一试,功利色彩太重,真正发自内心喜欢数学的比例太小了。
陈明表示,奥数应当吸引的,是那些对数学有兴趣且学有余力的孩子,通过奥数训练提高其思维能力。
林海希望家长和学生放平心态:“学奥数不能太功利,不能为升学择校而学,更没有必要每所学校、每个孩子都去学,‘全民奥数’反而会影响学生全面发展。”
作为一线教师,林海对现状很无奈,不过,他坚定地表示,不会要求自己的孩子学奥数。“如果他喜欢,我愿意教他;如果不喜欢,我不会强迫他学。”